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扳倒太平公主吗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下诏,正式传位给二十七岁的太子李隆基,李隆基成为大唐王朝第六位皇帝,但唐睿宗的退位并不彻底,在重要的军国大事上还是唐睿宗说了算。而也借此机会在朝廷里安插大量亲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先天元年十一月,太上皇李旦突然发布一道诰命,准备让李隆基离开京城出巡边疆,先天二年六月份左右,王琚对李隆基说“现在事情很紧急了,要赶紧动手”。老 ◶2025-11-05 12:35:24 𝄐0 #唐朝#唐玄宗
哥舒翰统兵20万,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叛军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这场长达八年的内战直接导致整个帝国内部混乱,民生凋敝,边疆不稳,藩镇割据。然而,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有许多人对这场叛乱持续时间之久感到惊讶。“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安禄山虽然实力强劲,但也只有约20万兵力。唐朝以举国之力对抗叛军,为什么会胜得如此艰难呢?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安史之乱”前期 ◶2025-11-05 05:54:01 𝄐0 #哥舒翰#唐朝
唐朝最厉害的人,如果没死,李世民都当不了皇帝 你知道唐朝最厉害的人是谁吗??武则天?魏征?狄仁杰?统统不是。没有这个人,唐朝所有的神话都不会存在。那么,是李渊?也不是。没有他的儿女们,李渊也不会成事。李渊的儿女里面,最厉害的是谁?不是李世民。在这个人面前,李世民都只能称小弟。真的,因为她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01/箭道/看过《大唐双龙传》的话,你也许会记得李世民有个妹妹——李秀宁。其实在真实历 ◶2025-11-04 22:32:19 𝄐0 #唐朝
李世民曾想立李元吉的妻子为后?为何最后没立成? 巢剌王妃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妻子,后李元吉被杀,杨氏反而得到李世民的宠信,两人还生下一子。据说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打算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阻。不过这件事在唐史中并没有记载,是新唐书从野史中摘录而来,所以在真实性方面一直存疑。他们的儿子李明下场十分惨烈,最后被逼自杀。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 ◶2025-11-04 14:05:40 𝄐0 #唐朝#李世民
唐朝“开国首谋”刘文静手握免死券,最后还是被满门抄斩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开国都有一位极具大智慧的谋士,汉有张良,明有。而大唐开国同样也有这么位殿堂级的谋士,他就是刘文静。说是开唐首谋,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又看不到他的影子。和他一样为开唐首谋的裴寂,同样也未进入凌烟阁(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刘文静在时担任晋阳令,他的好基友裴寂和太原留守李渊有很深的交情。刘文静就经过裴寂结识了李渊,在李渊 ◶2025-11-04 00:47:16 𝄐0 #刘文静#唐朝
徐世勣为什么要改名李勣?原因是什么 继禇遂良之后,朝中的另两位宰相韩瑗、来济也先后上书,观点只有一个,反对“废王立武”。在当时朝廷一共有七位宰相,分别是太尉,司空李勣,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禇遂良,中书令韩瑗,门下侍中来济,门下侍中崔敦礼。 在这七位宰相中,禇遂良、韩瑗、来济已经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的行为,而长孙无忌和于志宁虽然没有出声表态,但从这两个人的种种迹象上看,也很显 ◶2025-11-02 20:32:59 𝄐0 #李勣#唐朝
武则天选择男宠除了长得帅之外 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男宠——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吧,在我历史上很多手握大权的女人都会养几个男宠,武则天就是其中的一个,在那个时候皇帝后宫有三千个佳丽,当上皇上的武则天也不能在后宫养三千个男宠吧。这不让人耻笑,那个时候比较封建,所以武则天就比较收敛,然后只在自己后宫养了几个男宠,这时候想必很多人都都对武则天选择男宠的要求很是关注吧,下面小希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武则天选择男宠的条 ◶2025-11-02 15:17:46 𝄐0 #唐朝#武则天
牛进达:原本是秦琼的“小弟”,后被李世民封为兵马大元帅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昭陵,是历史上陪葬功臣最多的帝陵。在古代,功臣自然死亡以后,如果可以在皇帝的陵墓旁边陪葬,那绝对是一种荣幸,同时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很多文臣武将都以能陪葬皇陵为奋斗目标。在陪葬李世民的众多文臣武将中,有一位名叫牛秀,字进达的“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身于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正是北齐的“镇东大将军”牛双,虽然牛进达的父亲的官职并不高, ◶2025-11-02 12:12:50 𝄐0 #牛进达#唐朝
李白的武功有多强?李白杀人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在我们的认知中,中国知识分子大概是一袭长衫文质彬彬的,他们琴棋书画诗酒花,摇头晃脑走天涯,他们一袭白纱弱柳扶风手无缚鸡之力但心中有万千雄兵。但事实上,在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是不会点防身的功夫,说不定在你去京城赶考的路上,早就被小毛贼干掉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练武功,是有优良传统的。这个传统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士”。“士”是介于平民与贵族之间的中间阶层。混 ◶2025-11-01 22:58:04 𝄐0 #唐朝#李白
唐朝三受降城非为“受降”而建,对边疆的防御却不亚于长城 唐朝立国之初就在北方受到的威胁,却并不主张修筑长城,因此大规模构筑长城的活动并没有出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相对而言,三受降城的规模要小得多,所费人物财力同与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西夏和明长城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对人烟稀少的边疆防御却起到了不亚于“万里长城”的积极作用。三受降城虽冠以“受降”之名,却不是为了接受突厥贵族投降而建的, ◶2025-11-01 19:12:37 𝄐0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