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朝代经济实力排行:唐朝经济第二 第一名竟然会是宋朝经济 中国在封建王朝中一直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无论是在军事文明,科技文化等等方面都曾在世界独占鳌头,而然中国的经济水平也曾霸占世界最巅峰,只不过当时的消息流通太差,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用GDP来衡量经济的实力差距。所以说哪怕到了现在的生活中,说起来那个朝代最富有,最昌盛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做这个排名小编专门查到一些资料,特意来浅薄分析一下中国各个朝代 ◶2025-05-10 13:27:19 𝄐0 #唐朝#元朝#宋朝
李世民宠爱武则天,为何又让她当了12年的才人呢? 武媚娘是一个传奇人物,而令她正式进入皇宫的人,也正好是赐予她“媚娘”名称的李世民。不过武则天这个权力欲十分强盛的女人,在李世民时期,并没有真正进行过权力斗争,而且她也没有因为李世民对她宠爱万分,地位就此上升。反而当了12年的才人,一直陪伴着李世民到老,最后去到感业寺当尼姑,如果不是唐高宗想方设法带她出去,她一辈子就皈依佛门了。这好像有些奇怪,毕竟古来帝皇 ◶2025-05-10 10:46:33 𝄐0 #武则天#唐朝
贾昌:唐朝13岁斗鸡神童,皇帝贵妃恩宠他四十年 在李隆基还是王爷的时候,对斗鸡这个游戏就尤其痴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胜过爱美人。有书记载: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直接下诏,在宫中建起了皇家鸡坊,还令人从各地搜寻到上千只雄鸡。交给五百名六军小儿进行饲养驯化,使唐代成为古代饲养斗鸡的鼎盛时期。唐玄宗有一次出游,发现一位善于斗鸡的少年,个头不高却令鸡都听他的指挥。这少年便是贾 ◶2025-05-09 21:50:19 𝄐0 #贾昌#唐朝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与魏征,是封建时代君臣关系的典范,前者甚至将后者视为自己的镜子。但在公元643年,李世民曾愤怒的让人把魏征墓碑推倒,而且这个墓碑还是自己亲手题的墓文。但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即使如李世民这样杰出的帝王。他之所以让人推倒自己亲手撰写的魏征墓碑,直接原因是他感觉自己被愚弄了,但同时也有更深用意。魏征的疑似罪状一:说一套做一套,结党营私魏 ◶2025-05-09 20:15:16 𝄐0 #魏征#唐朝
天宝战事:怛罗斯之战发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后果是什么?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两万蕃汉部队深入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大将赛义德在怛逻斯发生激战。结果,唐军因盟军的叛变而失利,仅数千人逃回了。很多人说,正是这一战改变了中亚的命运,唐军的失败,标准着中亚的伊斯兰化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那么怛罗斯之战有这么重要吗?怛罗斯之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怛罗斯之战究其源头,始于唐朝大将高仙芝,攻破石国的军事行 ◶2025-05-09 18:49:29 𝄐0 #唐朝
唐德宗为何被史料列入昏君的行列?唐德宗在位时犯下过哪些错? 公元779年,对于唐王朝来说,注定是一个极其不平常的年份。因为,这一年里曾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唐代宗李豫离开了人世。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德宗李适继位。正是这个皇位交替历史瞬间,对于此后中晚唐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唐德宗所接手的唐王朝,显然是一个烂摊子。在“安史之乱”过程中,唐朝为了能够应对安史叛军,便在内地广建节度使。并且,在唐代宗时期因为边 ◶2025-05-09 10:00:04 𝄐0 #唐朝#唐德宗
“爆竹声中一岁除”,揭秘古人是怎么拜年的呢?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就代表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人们会走亲访友,传达新年祝福。那么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拜年的?下面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相传在岁首拜年,是从汉朝就开始的习俗。当时正值长乐宫竣工,群臣都来向表示祝贺,之后就形成了在岁首拜年的习惯。笔者以离我们近一些的明、清两朝来具体说说。 明朝的 ◶2025-05-09 00:52:35 𝄐0 #古代#唐朝
韩愈“谏迎佛骨”为什么被贬潮州?真正的原因不是“佛骨”? 韩愈“谏迎佛骨”为什么被贬潮州?真正的原因不是“佛骨”?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般认为,是因为韩愈劝谏皇帝迎佛骨导致被贬,但是,在迎佛骨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我们先看一下迎佛骨事件的前因后果。当时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宝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这根佛骨每三十 ◶2025-05-08 22:39:43 𝄐0 #唐朝#韩愈
解析: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到底好在哪里? 在群星闪耀的唐代诗人中,张继并不起眼,但他留下一首《枫桥夜泊》,足以让他的光芒永不暗淡。这首《枫桥夜泊》,让苏州城的寒山寺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的元旦和除夕,还会有很多的日本游客来到苏州,聆听那跨越千古时空的寒山寺的钟声。这首诗在日本的传诵之广,远超过李白杜甫。清人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写道:「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 ◶2025-05-08 21:59:21 𝄐0 #张继#唐朝
唐代诗人:李端的代表作品及人物轶事 李端(737-784) ,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皇后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之一。今存《李端诗 ◶2025-05-08 15:01:06 𝄐0 #李端#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