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克杀了二君和一大夫,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就在里克开始称病不上朝的一个月后,“”就爆发了,这难道是巧合吗?里克的行为,应了丕郑所言——“况固其谋也,彼有成矣,难以得间。”丕郑并不同意里克看似“明哲保身”的做法,却也不支持骊姬。在丕郑眼中,他自己要尽人臣的本分,自己的君主晋献公怎么想,他就怎么做。那么,晋献公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呢?晋献公在位期间,任用了士蒍、荀息、韩万、狐突、里克等人,励精图治, ◶2025-02-15 13:24:52 𝄐0 #里克#春秋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哪个国家很早就有了冶铁的记录? 冶金铸炼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青铜铸造技术造就了辉煌的青铜时代,而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开创了全新的铁器时代。最近的研究证明,山东淄博的铁山是中国冶铁的发源地之一,被视为中国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演进的重要标志。冶炼术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青铜冶铸走 ◶2025-02-15 13:14:47 𝄐0 #春秋
解析吴破楚入郢之战的战前全局形势是怎样的? 战前全局形势自吴楚鸡父战后至破楚入郢之战的13年间,中原各国情势如下:(1)在鸡父之战的同年,周室方面,敬王的弟弟王子朝与王争位,敬王出居狄泉以避之(狄泉在洛邑西南。周室这次乱事,前后共历10年)。两年后,鲁国昭公被其臣季孙、叔孙、孟孙所驱逐,出逃到齐。次年,即:周敬王4年秋,齐景公谋纳鲁侯,会合诸侯于专阝陵(今山东省郯城东北)。晋国这时是士鞅为政,也曾 ◶2025-02-14 19:34:13 𝄐0 #吴破楚入郢之战#春秋
春秋时期的智伯瑶是个怎么样的人?魏韩两氏为何背叛智伯瑶? 智伯瑶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他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打算献出万户封邑以此增强国力。后来魏氏和韩氏答应了智伯瑶的提议,纷纷献出万户封邑,但赵氏不愿这样做,于是智伯瑶就联合魏、韩共同讨伐赵氏。赵氏已经被逼的节节败退,就快要败下阵来,但魏氏和韩氏突然决定反水,结果智氏反倒要面临三家的进攻,最后因为抵抗不住因此灭亡。为什么魏、韩会背叛智伯瑶呢?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开始 ◶2025-02-14 17:42:16 𝄐0 #春秋#智伯瑶
成语“一举两得”,指的是哪“两得”?一般人都弄错了? 成语“一举两得”,指的是哪“两得”?一般人都弄错了。“一举两得”指的是哪“两得”?有人说是双城,有人说是两虎。对于成语“一举两得”的理解与运用,大家都很清楚。所谓一举两得,比喻做一件事,同时有两方面的收获。关于“一举两得”,是有个典故的,就是卞庄子刺虎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卞邑附近有猛虎出入,且常伤人命。鲁国卞邑大夫卞庄子听说后,便带了一帮人上山, ◶2025-02-14 09:27:45 𝄐0 #春秋战国
一代名相在茅厕被小卒所救!范雎的一生跌宕起伏! 一代名相在茅厕被小卒所救!范雎的一生跌宕起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要做君子,不能学小人。据说当年林彪也很是欣赏孔老夫子的这两句名言,可惜的是,他自己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个常戚戚的“小人”形象,而不是真君子。 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位范叔,却是既坦坦荡荡,又常戚戚的:真君子真小人。之 ◶2025-02-12 19:12:30 𝄐0 #春秋战国#范雎
揭秘:周天子的诸侯们有多看重血缘? 建国时有个非常关键的制度,就是。周天子把那些周人的亲眷子弟封到征服的地方,以这种血缘关系维护着整个王朝的统治基础。这些封国们,大多数都是周天子沾亲带故的亲戚。周天子和列国诸侯们都极度看重这种关系,认为基于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最为稳固的。但事实上,这种关系真的牢固吗?当然不是,史书中有:“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君者而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2025-02-12 17:45:42 𝄐0 #郐国#春秋
揭秘:昏君卫懿公是怎么被赶下台的? 前面的故事中我们曾讲过卫宣公“扒灰”和卫懿公“爱鹤”的故事,卫国历史上出了很多君子,但国君多数是昏君,甚至是极品昏君,今天我们讲的卫献公就是极品之一。577年,卫定公去世,太子卫衎继位,是为卫献公。卫定公去世时,卫献公竟然一点哀伤的意思都没有,行为十分无礼,气得卫定公夫人定姜悲叹说:“这个人一定会让卫国败亡,而且必定会从我这个未亡人身上开始动手。上天要降 ◶2025-02-12 08:42:11 𝄐0 #卫献公#春秋
蔡国国君蔡昭侯:被关了三年,最后还被大臣射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阶级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世人对国君一般都是充满尊敬的。但是,这是基于一个王朝处于比较安定的环境之中的时候。倘若一个国家能力不足的话,即使是君王,都有可能受到侮辱。在春秋时期,就存在这样的一个人,此人名为蔡昭侯,他因为一件裘皮大衣,而被关了三年,最终还被大臣射死。楚国灭了蔡国之后,为了缓和国内外的关系,楚王又将蔡国复国了,而蔡国 ◶2025-02-11 00:24:27 𝄐0 #蔡昭侯#春秋
这位君王随意杀功臣,理由简直太无耻 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君王都喜欢杀功臣,当然严格来说并不是说他们喜欢杀,有时是不得不杀,因为这些功臣大多掌握实权,皇帝为了稳定自己的位置,只能杀人了,历史上所有杀功臣的皇帝中,当属和朱元璋为代表。刘邦是怕那些臣子功高盖主,所以不得不杀,而朱元璋本来就喜欢杀人,而且他的儿子、孙子又弱,为了给子孙铲平道路,该杀还是要杀的,但在春秋时期又另一位君王,他杀功臣的方 ◶2025-02-10 18:41:33 𝄐0 #勾践#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