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爵位世袭制度是怎么样的?曾国藩的爵位传了几代? 清朝的爵位制度分为三个体系: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蒙古爵位,清朝分封蒙古王公贵族的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个等级,在伯爵以上都是超品,所谓的超品就是官员的品级比正一品还高。曾国藩因为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被清朝封为一等毅勇侯,所以曾国藩的官品就是超过正一品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世袭罔替”,就是说可以世世代代的承袭下去,不用降等。清朝的 ◶2024-05-23 17:26:13 𝄐0 #清朝#曾国藩
“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如何解决巨额军费开支的?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正式举兵倡乱于云南。次年,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也都相继举兵响应吴三桂,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潜在反清势力也迅速冒出“头”来,揭竿而起。数月之内,这场以吴三桂为首的“”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战火波及至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甘肃、湖南、浙江等十余省份,持续时间长达八年之久。虽然当时的 ◶2024-05-22 21:57:03 𝄐0 #康熙#清朝
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汤若望为何却能混得风声水起?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一般都非常自傲,特别是清朝常以天国上朝自居,对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蛮夷,但是却有一个例外,他不仅在清朝混的风声水起,得到的敬佩,死后康熙帝更是为其亲自撰写祭文,他就是汤若望。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汤若望生于德国的莱茵州科隆城的一个古老贵族之家,他的原名为约 ◶2024-05-21 18:35:55 𝄐0 #清朝#汤若望
林则徐因虎门销烟扬名四海!他的后代后来怎么样了? 在中国历史上,晚清时期是一部屈辱史。由于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把我国当作他们的出气筒。他们凭借着坚船利炮肆虐欺辱我们,强迫我国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个危难时刻,还是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和他们进行斗争。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林则徐则,他因为在虎门进行销烟而扬名四海。虎门销烟在1839年6月3日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林则徐在虎门对 ◶2024-05-20 16:54:48 𝄐0 #清朝#林则徐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根本就不罗锅,这是《宰相刘罗锅》中的一大硬伤。剧中刘罗锅是贫寒子弟出身,然而真实的刘罗锅不仅不贫寒,而且家境相当优渥,称得上是贵族子弟。刘墉的祖父是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吏部尚书,称得上是显赫世家。所以,刘墉从小接受的是贵族精英教育,绝不是乡下小私塾野路子教育,刘墉的起跑线比一般人早了两辈子。刘墉22岁时,考中了进士,成了皇子的伴读, ◶2024-05-20 12:50:28 𝄐0 #刘墉#清朝
孝惠皇后:清朝最低调皇后,康熙为她修建了第一座皇后陵 在明朝皇室的丧葬制度下,无论皇后死于皇帝之前或是死于皇帝之后,她都要与皇帝合葬在一起,清朝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开始修建一些规模宏大的皇后陵,那么,你知道清朝第一座皇后陵是哪一座吗?里面埋葬着的又是谁呢?一起来看一下。科尔沁飞出金凤凰十年八月,顺治帝下旨废掉了皇后(孟古青),中宫空悬,恭候着它的下一位主子。仅过了半年,蒙古科尔沁镇国公绰尔济(顺治的表哥)将自 ◶2024-05-20 10:52:52 𝄐0 #孝惠皇后#清朝
清朝的人际交往是怎么样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有什么不同 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各种交往,或是相互谋利,或是惺惺相惜。社交并不是清朝才有的一种社会关系。相反,自有人之后,就有了人情往来。最初的时候,人们或许只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彼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会用语言交流。交往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人多之后,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及至清朝,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早已不是受本能的驱使,而是从经济、社会、情感、政治等多方 ◶2024-05-20 07:04:07 𝄐0 #清朝#人际交往
陈圆圆究竟被多少个人霸占过 算起来一共加起来多少人呢 陈圆圆的人生到底有多悲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我们都知道,也许如果没有陈圆圆或者没有当中这些误会,清兵入关这根本就不现实,但是话说这李自成也本身是农民出身,所以这个部队本身素质也成问题,只不过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所以李自成才差点成功。李自成不太省心,他手下的将领也不太省心。李自成最信任的大将就是 ◶2024-05-20 02:52:45 𝄐0 #清朝#陈圆圆
清朝皇帝每三年进行一次选秀,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在清朝关于选妃制度的一些特点,我们都知道,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他选择嫔妃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尤其在清朝的时候进行选妃是更加的严格的,因为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满人的话她们比较讲究血统的纯正,所以说,他们的选妃制度也是非常的严格的。在清朝的时候,规定的是每三年进行一次选秀,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那是因为对于皇上来说。他需要能够有源源不 ◶2024-05-19 18:46:14 𝄐0 #清朝#古代
清朝周培公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为什么就预料到有人要刺杀康熙? 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让我们看到了周培公的不凡,这个剧情就是发现宫里的蜡烛没捻,就知道今晚有人作乱。康熙年间,地方的反清势力还是挺大的,特别是朱三太子,打着明朝的旗号“反清复明”,属实给康熙找了很多麻烦。有一天晚上,周培公陪着几个大臣在军机处的书 ◶2024-05-19 14:21:51 𝄐0 #周培公#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