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张永与当朝大学士杨一清为何能结成好友? 说起明朝正德年间的太监,八虎可是赫赫有名。八虎之一的张永在去世时,大学士杨一清竟亲自为张永撰墓志铭。杨一清为一代名流,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曾在嘉靖3年任内阁首辅,可谓是一代名臣。张永只不过是一个太监,且八虎在正德年间作威作福,张永本人在正德和嘉靖年间也曾为非作歹,声誉并不好。杨一清竟能屈尊为张永撰墓志铭,足见杨一清对张永非常尊重,甚至视之为好 ◶2024-06-29 10:09:03 𝄐0 #张永#明朝
甘龙为什么反对商鞅变法?甘龙是个怎么样的人? 为什么反对商鞅变法?甘龙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正史里,甘龙的描述不多;《大秦帝国》里面的甘龙,角色很生动,是一个有野心、很顽固、有手段、有韬略的政客。有野心甘龙是秦献公上位的重要支持者,收益自然很丰富,在整个秦献公时期,甘龙的官职、爵位一直在上升,秦献公末年,已经位列上卿,实际上行使着相国的职责。期间任劳任怨,为秦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24-06-29 09:52:13 𝄐0 #战国#甘龙
顾横波本为“秦淮八艳”之一,她是如何成为“一品夫人”的?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历 ◶2024-06-29 01:37:46 𝄐0 #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关于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是什么?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是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 汉武帝后期, ◶2024-06-29 01:23:11 𝄐0 #成语故事
古代太监是要阉割的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抢着去 其实是有原因的 现如今每个人都感慨生活压力大,的确是这样。有时候,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个月,却不一定能够达到绩效目标,所以收入没有了保障。这种情况让许多刚进入职场,花钱较高的年轻人感到苦恼。所以就有很多人开玩笑说自己活得不如太监。由于身体缺陷,太监职业经常被大家拿来当作笑话,大多数人都瞧不起。毕竟,古人非常重视家族传承,但是一旦他们进入这一特殊行业,就彻底断了他们的后代,这 ◶2024-06-29 01:02:24 𝄐0 #古代#太监
古代大理国是一个 什么样的王朝 大理国是怎么成为最佛系的王朝的 对古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理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大理国为什么会成为最佛系的王朝? 我们曾经在某些文学作品当中,看到过大理国的身影。其实,在历史上大理国曾经是真实存在的,就在我国的西南部,大理国的疆域囊括了贵州、云南、四川和缅甸、越南的部分地区。但是,历史上的大理国却是一 ◶2024-06-29 00:42:05 𝄐0 #古代#大理国
红山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 ,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6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 ◶2024-06-29 00:27:21 𝄐0 #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
曹操恐惧华佗开颅,被世人嘲笑胆子小?事实上华佗被杀也不冤! 虽然在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虚假和加工的成份,但华佗被杀这件事情,确是史籍上面有一定的记述的。作为古时候的医师,他远比同行业要高明得多,特别是对于手术治疗十分的熟练。大家印象最令人难忘的,应该就是刮骨疗毒了。虽然说在三国里面,没有哪个大将,比关羽更容易被箭射中,但从而侧边可见,华佗的中医还是很高超的。如此一来,曹操就注意上他了。毕竟当时的好医生,可以说是凤 ◶2024-06-29 00:08:10 𝄐0 #三国#曹操
诡异皇帝:七夕出生,七夕死亡 937年的七夕,李煜出生了,这注定是一个悲剧的人生。李煜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古代立长不立幼,按说怎么也轮不着李煜坐皇帝,可天意有时真的很难测。太子李弘冀嫉妒李煜的才华,怕他抢走自己太子位子,处处针对李煜,李煜无奈,总是给太子写各种各样的保证书,证明自己绝无做太子的心思。可这太子不争气啊,没坚持几年,竟然死在老爹前面了,造化弄人。不久赵匡胤建立大宋,疯狂攻 ◶2024-06-28 23:44:14 𝄐0 #李煜#五代十国
世人称智囊的曹爽谋士,痛骂曹爽兄弟,最终被诛灭三族? 我国五千年的,有着太多奥秘且令人神往的事。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一则故事是世人称智囊的曹爽谋士,痛骂曹爽兄弟,最终被诛灭三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兄弟均跟从而去。乘机发动政变,上奏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而这样的危机时刻却有一位大臣疾驰出城向曹爽告变,此 ◶2024-06-28 23:29:35 𝄐0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