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争胜利后,陈平又为刘邦献出哪些妙计? 陈平, 西汉王朝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的重要谋士。接下来历史记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平喜读书,有大志,才华横溢。他原是项羽的谋士,却不得重用。他在鸿门宴中遇见刘邦,认为刘邦必成大器。此后他用声东击西之计将刘邦救出咸阳。他投奔刘邦后,谋划“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 ◶2024-05-17 20:57:26 𝄐0 #
宁可装疯卖傻也不做皇帝,赵元佐是个怎样的人? 此人名叫赵元佐,是赵光义的。根据史书记载,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很像赵光义,因此宋太宗非常喜欢这个长子。赵元佐十三岁那年,跟随父皇打猎,一只兔子跑到皇帝车驾前面,赵元佐一箭射中,令在场的契丹使者非常惊讶。后来赵元佐还跟随父亲“征太原、幽蓟”。众所周知,赵光义是以皇弟的身为继承皇位的,按照“昭宪顾命”的规定,赵光义死后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 ◶2024-05-17 20:35:48 𝄐0 #赵元佐#明朝
东方朔为何每年都要换新媳?东方朔和汉武帝之间关系怎么样? 东方朔是的宠臣,曾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的知识点很丰富,精通四书五经、儒家文化。但他并不是一个因循守旧之人,相反倒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儒生。比如在汉武帝广招天下儒士时,东方朔为了吸引武帝的注意,他的自荐书足足写了3000片竹简(汉初没有纸张,文字都是写在竹简上),除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外就是推销自己。据说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能扛得起,武帝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才 ◶2024-05-17 20:11:54 𝄐0 #汉朝#东方朔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如何成为一代文学之盛?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 ◶2024-05-17 19:53:10 𝄐0 #
李应为什么恨宋江?身怀一绝技,上山后再未用过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君王宠幸奸佞,导致朝政腐败,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落草为寇,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的故事。而在故事之中,有一些经典的人物,比如“扑天雕李应”便是其中之一。“扑天雕李应”为郓州人氏,也是一个能力突出的人,他善使浑铁点钢枪,背藏五把飞刀,能百步 ◶2024-05-17 19:28:43 𝄐0 #李应#宋朝
项羽分封方案是很公平的 诸侯们最后为什么要反对项羽 在消灭了秦朝之后,这个天下也就是这些起义的诸侯的了,这个时候就是由项羽来主持天下的分封,在分封的问题上,虽然项羽占据着最好的中原地带,但是这个是他功劳大的缘故,毕竟秦朝的大军都是被项羽消灭了,如果这些秦军没有被项羽消灭的话,可能他们还真的不可能成功了,而且也给了这些诸侯各自的地盘了,这个分配方案是很公平的,但是最后为何这些人却都要反对项羽呢?我们去看看这 ◶2024-05-17 19:13:52 𝄐0 #项羽#分封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一,兵役制度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闲时种地,战时杀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 ◶2024-05-17 18:46:04 𝄐0 #安史之乱#唐朝
西汉与明朝的开国功臣有想过造反吗?为何最后都被杀了? 我国历史悠久,在封建社会时期,朝代更替很快,各个朝代几乎都没有超过三百年历史,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开国皇帝坐上皇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甚至不惜杀掉自己曾经并肩战斗的功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与朱元璋。 刘邦与朱元璋为什么会杀那么多的开国功臣?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与 ◶2024-05-17 18:18:39 𝄐0 #
白起长平之战俘获40万大军 为什么最后要将他们坑杀呢 白起为何要杀40万赵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起是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之一,他出身平凡,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到受封武安君,一生职位升迁全靠战功,生平经历的七十余场战役也未曾败绩,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降卒,更是让他凶名流传千年。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的一次持久战,战到最后,粮草被秦军劫去的 ◶2024-05-17 18:00:55 𝄐0 #白起#赵军
在古代武将铠甲外为何会穿战袍?有何作用? 在古代武将一般指既能率兵打仗,又能冲到阵前跟敌将单挑,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武将于铠甲外穿着的战袍,因形制不同分为斗篷、披风、大氅等,早期主要用于御寒、防雨雪、防尘、防风等,后也成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品,做工越精细、形制越精美代表身份越高。 古代武将实际上在作战时,很少穿戴斗篷、披风、大氅等,但在行军途中却往 ◶2024-05-17 17:33:36 𝄐0 #武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