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牛的两位预言家,居然算准了曹丕的死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神乎其神的预言家或相士,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袁天罡和李淳风,其历史记载中的风采,丝毫不亚于唐初时期的明君和名将。至于三国时期,却有点特殊,因为最出名的竟然是!而翻开《三国志》却赫然发现,诸葛亮根本没有啥神乎其神的奇异事件。所以诸葛亮被神话,其实是代表着后世,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怀念等。那么在三国史中,有否神乎其神的预言 ◶2025-08-04 07:46:14 𝄐0 #三国
陈友谅为什么要杀倪文俊?原因是什么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直被广大人民群众使用着,不管为什么要对付对方,但只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好。陈友谅对待倪文俊的态度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首先咱们介绍一下倪文俊这个人,他的老板是徐寿辉,也是当初元末时起来造反的一个人。徐寿辉是一个造反派的小头头,虽然手下的人不多,但该有的排场却一点儿也不少,建立了天完国,仿照着元朝的官制,给自己也设置了中书省 ◶2025-08-04 07:36:00 𝄐0 #倪文俊#清朝
朱元璋为什么不喜欢胡大海?原因是什么 由于看到朱元璋的势力日益强大,在滁阳王的心里,也产生了猜忌的心理。但是无奈,自己无意之中得了重病,弥留之际,不得不学着的样子,开始对朱元璋进行托孤。只是,朱元璋注定不是,朱元璋怎么会死心塌地的辅佐滁阳王的儿子,而不建立属于自己的朝代呢!不过,要想创建一个新的朝代,单独依靠自己是绝对不行的,好在,在朱元璋的手下,有好多的能人异士。之前,虫子天下曾说过,朱元 ◶2025-08-04 07:24:58 𝄐0 #朱元璋#明朝
作为康熙生前最宠爱的妃子 宜妃晚年为何那么惨 对康熙和宜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宜妃在康熙生前有多么受宠爱?为何康熙去世后她晚年十分悲凉? 说到宜妃,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那个备受康熙宠爱,最终因替康熙挡箭而死的女子,其实这个女子就是以历史上的宜妃为原型塑造的。 图|宜妃和康熙(影视剧照) 不过,在 ◶2025-08-04 07:05:15 𝄐0 #
石亭之战结果如何?对三国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线又被搅了个底朝天。《大军师联盟--虎啸龙吟》中有关于这场战役的描述,除了没什么事外,大部分还是对的。看到曹魏也就这么回事,孙权就在第二年称帝了。那这场大战,到底如何让孙权、诸葛亮自信心爆棚的呢? 事情还得从东线总司令曹休说起。说到曹 ◶2025-08-04 06:49:32 𝄐0 #三国#石亭之战
公孙瓒的势力很强,为何最后却一事无成呢? 《三国演义》中前期的章节都在描写动荡时代的各路英雄好汉对权力与地盘的争夺,汉室已经逐渐落魄,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所有人都想做天下的君王。一开始的时候追随公孙瓒也是因为他的势力足够庞大,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当时各路英雄都出现,公孙瓒的势力在其中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 ◶2025-08-04 06:29:16 𝄐0 #三国#公孙瓒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躲过嘉庆的赐死? 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写完诗之后就悬梁自尽了,说到和珅与嘉庆的关系,其实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时期受宠那么久,嘉庆以迅雷之速查抄和珅,主要的目的是立威、揽权,而将和珅定罪最好的罪名自然是他的贪污罪,这种罪可大可小,对时局稳定影响也是极为有利。和珅能够得“十全老人”乾隆专宠 ◶2025-08-04 06:16:51 𝄐0 #和珅#乾隆#清朝
打了几十年仗的朱元璋,最怕一个敌将,他就是察罕帖木儿! 对明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都很清楚,它的建立者是朱元璋同志。别看老朱出身很低贱,但是自古以来英雄就是不问出处的,只要你有真才实干,加上命运的考验,就能成为人上人。老朱就是这样的人,他当过农民,小时候遇到天灾,在家里人差不多死光了之后,他去当了和尚,接着还当过要饭的,说不定还加入过丐帮,最后在朋友的邀请下才去当的兵,这才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他的军事才能一下子就绽 ◶2025-08-04 06:05:38 𝄐0 #察罕帖木儿
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冬季北京城里飘起雪花的时候,人们往往爱到故官中去游览,那“白雪镶红墙”的美景,每每令游人驻足惊叹,流连忘返。然而,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没有暖气、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和后妃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说到故宫的取暖设施,首先要提到故宫内宫墙的设计。故宫里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朝向本身便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并且,故官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 ◶2025-08-04 05:55:06 𝄐0 #清朝#古代
如果恭亲王奕訢当了皇帝,近代中国会不会不一样?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五(1850年2月26日),清宣宗在圆明园九洲清晏殿驾崩,在驾崩之前,召集众臣,公开宣读遗诏,遗诏右起第一行写道“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第二行则写道“皇四子奕詝立为”。在一份传位诏书中,同时写着两位皇子的名字,先封亲王,再立太子,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这足以说明道光皇帝在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奕之訢间曾经摇摆不定。道光皇帝资质平庸,才 ◶2025-08-04 05:29:14 𝄐0 #奕訢#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