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是怎么从银匠之妻成皇后的?宋政府对“卖妻”行为怎么看? 是怎么从银匠之妻成皇后的?宋政府对“卖妻”行为怎么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朝李焘编纂的《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中,记载了宋真宗皇后刘娥从银匠之妻改嫁襄王赵元侃,最终成为皇后的故事。文中记载宋真宗的皇后刘氏,原本是四川籍女性,嫁于银匠龚美为妻子,龚美携刘氏进京,因为生活贫困想把刘氏卖了。适逢当时还是襄王的赵元侃对蜀地女子的才慧颇感兴趣,而襄王的幕 ◶2024-09-09 18:15:30 𝄐0 #宋朝#刘娥
露梁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露梁海战简介 露梁海战(朝鲜:노량대첩,译文:露梁大捷),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而得名。918554760.jpg" alt="image.jpg" width="448" height="274" style="width: 448px; height: 274px;"/>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明朝与朝 ◶2024-09-09 17:46:39 𝄐0 #明朝#朝鲜
揭秘:钩弋夫人为什么会被杀? 晚年的汉武帝的确有些昏聩,他将自己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给逼死了,转而让自己年仅8岁的幼子登基称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无论是从家族的延续还是从国家的稳定,让8岁的孩子登基,都不是明智之举。然而汉武帝别无他法,他一生只有6个儿子。这其中老大刘据是太子,被他给逼死了。幼子刘弗陵继位为天子。剩下四个人,除了早逝的,几乎都是心怀鬼胎之辈,压根就不入汉武 ◶2024-09-09 17:16:58 𝄐0 #钩弋夫人#汉朝
郑庄公能率先称霸春秋,他的实力不可小觑 这件事情发生在《春秋》的第一年,史载为:“郑伯克段于鄢”,而左丘明也用较大的篇幅详细描写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许,有人会认为郑庄公明明可以早出手阻止共叔段的行为,也知道母亲武姜参与其中,他为何一直纵容不管?是郑庄公无能为力还是另有他因?郑庄公孝顺,想得到其母武姜的疼爱为何郑庄公再三纵容共叔段的行为,难道是郑庄公昏庸无能吗?我们都知道郑庄公是春秋时期的第 ◶2024-09-09 17:03:06 𝄐0 #郑庄公#春秋
盘点历史上被电视剧洗白的历史人物 他们真实的样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虽然是娱乐,但是很多小朋友最开始了解历史,不是从书本而是从电视上,所以影视剧里面有关的,多多少少会给人们留下第一印象,到底历史人物在影视上被描写成什么了呢!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被影视形象洗白的十大历史人物,看看历史上真实的他们是什么样的1、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历史形象:历史上的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可谓文采非凡。可是这家伙却 ◶2024-09-09 16:39:18 𝄐0 #李煜#纪晓岚
曹操生前对司马懿很是防备,那之后的曹魏君主怎么对待? 说起,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这个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据说司马懿也是一个处处让别人担忧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值得大家担忧的人都是比较厉害的人。因为有本事有能力,别人才会担忧,才会处处堤防,对于司马懿的本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司马懿的聪明或许超出 ◶2024-09-09 16:27:04 𝄐0 #
清代秘闻 袁世凯与裕隆太后情爱故事 在清末年间,大家比较感兴趣是慈禧太后在宫中的奇闻异事。殊不知,在偌大的清宫里,风风雨雨如此多的事情岂止只发生在慈禧太后一人身上,在清朝末年,动荡不定的时局,大势已去。窃国大盗袁世凯却在此时与有过一段不可告人的秘闻故事。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之时,隆裕太后哪里情愿将大清的江山拱手让与他人,于是,这位未来的袁大总统便发动外交大臣胡惟德 ◶2024-09-09 16:13:46 𝄐0 #袁世凯#裕隆太后
如妃14岁入宫,10年怀3子,为何死后不许葬入帝陵? 而在满清时期,曾有一位少女,她14岁那年嫁给了已经41岁的嘉庆帝。自从她入宫之后就非常受宠,并且10年连怀3个孩子,还被特封为“恭顺”。按理说她的身份已经非常尊贵了,但是在她去世以后却不许葬入帝陵。这位女子出生于清朝著名的钮祜禄氏,这一家族曾经非常显要,但是到了她父亲这一代却只当上了一个小官,所幸靠着家族的势力,在她14岁的时候顺利参加了选秀,并且依靠高 ◶2024-09-09 15:45:42 𝄐0 #如妃#清朝
清朝最惨的公主是谁?被亲人下令凌迟处死 我们知道凌迟是古代最残忍的刑法,一般用来处置那些罪大恶极的罪犯。在最早的记载中,汉朝时期有个人因为弑母,被判处了剐刑,也就是所谓的凌迟。而到了明清,凌迟这种刑法则被广泛用来处置造反作乱的犯人,比如明朝时期的袁崇焕就是凌迟处死。而清朝则是凌迟最频繁的一个朝代,因为凌迟可以极大的震撼臣民,让他们不敢作乱。而这位被凌迟的公主,就是皇太极为了威慑其他人而下令处以 ◶2024-09-09 15:29:24 𝄐0 #莽古济#清朝
李白杜甫才华横溢,为什么会考不上进士呢? 科举考试不仅是国家选拔贤才的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公平的“减压阀”。科举制诞生以来,朝廷官吏任命一直以门阀传承为主,科举制的诞生,使得底层平民百姓也有了一条非常现实的上升通道,很多寒门士子通过十年寒窗,也能谋一个锦绣前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升华。古代很多名人,都是以科举考试为进身之阶,从此踏上仕途,走上人生巅峰。但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幸运。唐朝 ◶2024-09-09 15:01:19 𝄐0 #李白#唐朝#青莲居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