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封仇家为诸侯,曹植、诸葛亮对他评价甚高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统治者多以铁血无情、严苛残暴的面目示众,其中不乏颇具城府的野心家,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仔细地排查一下,宽容仁厚的帝王形象,始终存在于戏台剧本里。仁义者难成大事,天性凉薄者多能成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却不是绝对的定律。西楚霸王项羽因在鸿门宴上放一马,气得谋士范增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就连老对手刘邦的手下都嘲讽项羽是“妇人之 ◶2025-07-06 22:57:15 𝄐0 #刘秀#汉朝
战国时期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争,为何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五国攻秦结果是在函谷关之战中发生的,那是战国时期发生的最后一次诸侯的合纵攻秦战争,尽管当时庞暖确实是富于智谋的,还擅长使用纵横之术,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此以后,五国就更加无法抵抗秦国对五个国家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历史悠久的秦朝。五 ◶2025-07-06 22:46:23 𝄐0 #
关羽在拒绝孙权的提亲以后,他的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众多风流人物之中,关羽忠肝义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历代帝王都不断对其加封,特别是在清朝时期,每位皇帝不断对他增加封号字数,到了光绪年间,关羽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在今天,也有很多人将关公供奉起来,就是因为他的大义。不仅如此,关羽骨子里更是傲 ◶2025-07-06 22:18:05 𝄐0 #
历史上的雍正到底是什么样的 雍正真的有那么狠毒吗 对清代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的有历史上说的那么阴险狠毒吗?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京城畅春园清溪书屋内外,笼罩在一片惶恐而紧张的气氛中。69岁的康熙皇帝,在这一天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死去,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康熙后期持续三十多年的皇储之争,也将在这一 ◶2025-07-06 22:02:43 𝄐0 #
古代吏治关系到政权的安危,仅南朝梁的考课课目就有多少种? 封建统治者深深地懂得,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因此,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可能来对全国官吏实行全面监控。除了建立单线垂直形的监察体系之外,还推行一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考课和奖惩制度。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查,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战国以来,这种考课制度已经初具规模,秦汉魏晋时期则逐渐形成有定期、 ◶2025-07-06 21:38:56 𝄐0 #
有人说岳飞被杀是他主张迎回二圣?为什么会这么说? 关于岳飞的死,笔者想指明几点,首先就是杀害岳飞的凶手绝非秦桧一人。虽然当时的秦桧已位居宰相,位极人臣,但岳飞北伐归来后也被授予枢密副使一职,即便没了统兵权,但也是朝廷一品武将,想要杀掉一个高级武将尤其是冤杀,单凭秦桧是绝对没有这个能力的,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所以在冤杀岳飞这件事上,高宗赵构也是元凶之一。其次就是岳飞因何而死,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观点,其中主 ◶2025-07-06 21:17:46 𝄐0 #宋朝#赵构#岳飞
为什么说张邦昌的死为什么是千古奇冤 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 张邦昌的死为什么是千古奇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的张邦昌进士出身,做过少宰,在金人进攻汴梁时封为割地使与金人谈判,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被贬,最后被赐死。他的一生,为君忠心过,做皇帝风光过,无可奈何过,为国家交出政权痛哭请罪过,被赐死自缢而亡。金人进攻汴梁时 ◶2025-07-06 20:56:32 𝄐0 #张邦昌#北宋
南明蜀王刘文秀壮志难酬,最后郁郁而终! ,是明末农民军张献忠阵营中的一个重要将领,也是南明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在南明永历朝,他忠贞国家、识大体顾大局,却不为南明当权者所待见,最后落得个郁郁而终,尽管当权者孙可望、李定国都是他的义兄弟。那么,他们兄弟之间究竟有哪些化不开的恩怨情仇呢?一、南征北战在明朝末年,刘文秀就已经是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中的一位重要将领了。张献忠收养了许多少年为义子,其中最 ◶2025-07-06 20:42:35 𝄐0 #明朝#刘文秀
万斯同墓在哪里?墓葬形制介绍 万斯同墓是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万斯同的墓葬,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镇东乌鸦冠山南麓。墓葬建成后曾湮没无闻,清末被再次发现,1937年进行修整。2006年,万斯同墓与白云庄、黄宗羲墓、全祖望墓一起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形制万斯同墓位于莼湖镇乌鸦冠山(或称乌阳观山)南麓,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剩余一面面向象山港。墓前有华表,上书“万乡贤 ◶2025-07-06 20:15:56 𝄐0 #清朝
大唐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的情敌,还是武则天曾侄孙 我们对于武则天都非常的熟悉,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开创了一个时代。不过在武氏族人纷纷依靠武则天占据政治权利的同时,有个武氏族人却反其道而行,遁入山中修行避祸。作为武则天的族侄,武平一“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最终他的行为保全了他一家人的生命,也为今天文章主人公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武平 ◶2025-07-06 20:00:37 𝄐0 #武元衡#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