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评价一个人!杜甫曾在此人身上栽了个跟斗! 古人有一句谚语: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意思是说,要想全面深刻认识一个人的德行品性,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假以时日,不可仅凭一时一事的印象,就仓促下结论,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结论,其实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一个意思。唐朝大诗人杜甫就犯过这样的错误。李世民,以选贤用人不拘一格而闻名,他的手下有很多骁勇彪悍的胡人武将,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李思摩 ◶2025-09-15 15:32:06 𝄐0 #唐朝#杜甫#哥舒翰
古代统治者修建大型陵墓后,真的会杀光工匠吗? 修建的大型后,一般都是将工匠全部封在里面,工匠是怎么逃出来的呢?其实,大多数情况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修建大型陵墓的时候,从人数上来说,由于工程量都特别浩大,召集的工匠和民工也很多;从时间上来说,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样的话,参与的人数就多了。比如说修建秦始皇的陵墓,在秦始皇十三岁登基的时候就在修,前前后后修了将近四十年,参与 ◶2025-09-15 15:06:49 𝄐0 #秦朝
吴王阖闾和燕昭王为何没能攻下楚国齐国?败在哪里? 506年,吴王阖闾亲自担任统帅,率领吴军和唐、蔡两个诸侯国的联军讨伐楚国(吴国第一谋臣伍子胥和兵圣孙武俱在军中),吴军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楚国境内没有了成建制大规模的军队抵抗,于是吴军分兵掠地,准备长期占领并进而将楚国吞并。然而,楚国臣子申包胥入秦乞师,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国出兵助楚复国,击败吴军, ◶2025-09-15 14:52:03 𝄐0 #春秋#阖闾
朱温晚年想传位给养子,却惨遭亲儿子杀害 传统中国人最注重的品质是什么,无非就是四字:忠孝两全。忠与孝之间,最为统治者所看重的,还是一个忠字,因为天子为君,君上为父,因此一个人的忠节,会是后世评判他最重要的标准。忠的最高评判标准,便是说这个人“全忠”,忠的全备了,自然是让统治者万分放心了。在唐朝末年,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得到了一个经由皇帝所认证的名字——朱全忠。朱全忠的忠心是从反贼开始的,那时他还 ◶2025-09-15 14:41:22 𝄐0 #朱温#五代十国
历史上最胖的皇帝 连结实的龙椅都能一屁股坐坏 在许多人看来,胖不仅仅会影响人外观上的美观与否,还会带来生活过程中的许多麻烦事。比如会遇到许多难以处理的情况,甚至会被他人嘲笑讽刺。但这并不仅仅是现代人才有的困扰,古代有也有许多人并不是很瘦,甚至是德高望重的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他就是东晋末年的恒楚皇帝桓玄。相传,他的体重高达500斤,衣食住行都要宫女帮忙。这是一个多么难以想象的数字啊!说起桓玄,可能大多 ◶2025-09-15 14:12:26 𝄐0 #皇帝#桓玄
戚夫人既然那么受宠,她为什么没有坐上皇后的位子? 一生有记载的有8个。在这些妻妾中,最得宠的就是文艺骨干戚夫人,不光出门在外,戚夫人要随军;和平年代刘邦也天天和戚夫人歌舞升平,最后还爱屋及乌,想改立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子。那么,贵为万乘之君的刘邦为什么不直接废掉吕雉,改立戚夫人为后呢? 说起这事,得分别看一看吕雉和戚夫人各自的能力及背景。大女人吕雉刘邦在未起事之前,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混混,成天除了混 ◶2025-09-15 13:42:28 𝄐0 #戚夫人#汉朝
古人不吃猫肉是真的因为迷信吗 只因有着太多的不卫生也难以下口 古人不吃猫肉是真的迷信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十二生肖当中,关于黄帝册封猫鼠之间就有一段传说,但猫并不是起源与中国,也没有五千年的文化,猫的先祖起源3500年前的沙漠猫,即便3000多年过去了,猫依旧还是没有被驯化。猫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代时,打通了汉朝跟中亚、西亚地区之间的交流,在《礼记》当中就有 ◶2025-09-15 13:24:08 𝄐0 #古人#猫
古代书生身边总会跟着一个书童 他们是用来做什么的 今天历史记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书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书生赶考,为何都要带上一位书童?他们具体有什么作用? 从古至今,读书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古时候有科举考试,如今有高考,两者都是学习生涯所必须经历的环节。古时候的读书人被人们称为“书生”,现在人们称读书人为“学生”。 ◶2025-09-15 13:10:16 𝄐0 #
张纮与张昭并称二张,他在历史上怎么不出名?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时期,众多武将谋臣,都是光耀千秋的大名人,但很奇怪的,同为三国之一的东吴,其文臣却是最被忽略的存在,一说东吴,往往都是周瑜、鲁肃、陆逊,文臣却少被人提及。名气小的文臣中,张昭又是大头,他为孙氏兄弟做了很大贡献,在东吴群臣中地位很高,然而,还有一人比他的资格还老,那就是张纮(hóng)。张纮是孙策遇见的第一位高人,名气虽 ◶2025-09-15 12:48:35 𝄐0 #张纮#三国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 王允为什么要害蔡文姬之父呢?下面历史记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事实证明,王允的极端做法,不光没有起到团结豪门士族的作用,反而与他们愈走愈远。 蔡邕为何对董卓之死感到哀伤 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藏书家和音律大师,大才女蔡文姬就是他的女儿。 生逢乱世,蔡邕对政治总的来说是躲避的态度。由于不 ◶2025-09-15 12:27:0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