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为何被列入“刺客列传”?曹刿做了什么? 两千年前,忍辱偷生,前后用去十四年的光阴,呕心沥血完成了《史记》,此生再无遗憾。我们虚拟一个场景。有个更早的古人闯入太史公的梦境,劈面说道:“大兄弟,麻烦你给我换个档案吧,我不是刺客呀。”太史公一脸茫然,问道:“阁下哪位?何出此言?”那人说:“我是鲁国的曹刿呀。你把我的档案和那几个大刺客放到一块,我冤枉。”太史公恍然大悟:“原来是曹先生,失敬。咳,这个事 ◶2025-05-18 17:45:24 𝄐0 #春秋战国#曹刿
项羽攻破彭城,项羽姬妾被刘邦占领!那么虞姬呢? 汉元年,采纳韩王信等臣子的建议,秣兵历马,备战于巴蜀。汉二年,刘邦采纳大将军韩信的计策,兵出关中,迅速拿下项羽所封的三个秦王,彻底吞并整个关中,拿到了鸿门宴前刘邦应得的地盘和名望,即“先入关中者为王”,时隔一年半,刘邦终于真正得到了他所应得的。然而,刘邦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刘邦和刘邦的臣子都明白,争天下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把所有对手一一消灭,才能 ◶2025-05-18 17:25:30 𝄐0 #秦朝#项羽#刘邦
探索王维的幸运人生,他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跟历史记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维的故事吧。 唐代诗歌繁荣,唐诗也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代表了唐代最高文学水平。尤其在盛 ◶2025-05-18 16:57:56 𝄐0 #王维#唐代
探索巨鹿之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带来了哪些影响? 很多人都不了解巨鹿之战,接下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欣赏。 秦自孝公历六代贤王,军事强盛,政权统一,远超六国,已有吞并天下之势。即始皇继位,继先王遗志,开疆拓土,从始皇十六年(230)对山东各国发动全面进攻到攻灭齐国,耗时十年兼并天下。公元前219年,始皇平定了南方百越,从此完成大统,建立大秦王朝。 数百年勤劳 ◶2025-05-18 16:39:39 𝄐0 #
汉朝用几十年打跑了匈奴,为什么宋朝却打不倒女真族? 汉朝用几十年打跑了匈奴,为什么宋朝却打不倒女真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主要还是看领导。汉朝打匈奴,主要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什么人啊,那是要一心要建立千秋伟业的,不在历史上占足分量不甘心的主,也不是匈奴真的和他多大仇,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那样的深仇大恨,也没到哪怕把自己打残了也要赶尽杀绝匈奴的地步。可武帝就是要干出政绩,我就是要弄死你,占了你 ◶2025-05-18 16:26:37 𝄐0 #宋朝#宋朝
中国古代三大人屠:白起最有名,项羽最无奈,最后一人得善终 于战争的参与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无非有三种:胜利、战死,被俘。如果战败被俘的话,若遭惨无人道的对待,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悲惨的一面。自从有战争以来,战俘的血泪历史就没有结束过。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大规模残杀俘虏的事件主要有三次。前两次发生在先秦,后一次发生在盛唐,而这三名“人屠”之中,仅有一人善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吧!长平坑杀四十万——“人屠”白起长 ◶2025-05-18 16:10:58 𝄐0 #白起#秦朝
李如松的生平怎么样?名将之后,平定“万历三大征”中的两征 李如松,正经的将门之后,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成梁,常年奋战在辽东边境一线的辽东总兵,李成梁总共生了九个儿子,李如松排名老大,也是完美继承他衣钵的一名虎将。李成梁常年在边关打仗,一个赫赫有名的武将对于儿子的教育自然是从娃娃抓起开始学军事,于是年少的李如松就跟着父亲学习兵法知识。李成梁的声望和地位摆在那,再加上李如松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武进士。他很快得到了人 ◶2025-05-18 16:00:08 𝄐0 #李如松#明朝
在三国乱世时期,黄权为何劝说刘璋不让刘备进入蜀中?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本以为寸阴若岁,其实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悲伤的琴声,悲怆的长歌,低沉的额哭泣声在历史的天空中随风飘荡,向我们倾诉着千百年的沧桑。王图霸业转头空,美人香消玉殒。时间的年轮还在继续转动着,历史上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各位读者大家好,现在就请跟历史记随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三国,去看看发生在黄 ◶2025-05-18 15:39:31 𝄐0 #
同治中兴简介 同治中兴的措施和影响是什么样的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叶,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中兴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中兴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简介“同治中兴”是指清中叶后,同治在位期间(1862-1874年) ◶2025-05-18 15:21:07 𝄐0 #清朝#洋务运动
常听闻安史之乱,其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平定的呢? 安史之乱的魁首安禄山,是营州柳城(辽宁朝阳附近)的胡人,通六种“蕃语”,曾任“诸蕃互市郎”。投唐军后,他以骁勇而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后提升为平庐讨击使。安禄山为人狡诈,善于奉迎,自结识杨贵纪后逐渐取得玄宗的信任,天宝元年(742年)始任平庐节度使,不久又兼领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早已看到唐政权的衰败形势,便蓄意叛乱。他一方面加紧扩充和装备军队, ◶2025-05-18 14:56:20 𝄐0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