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牛的两位预言家,居然算准了曹丕的死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几乎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神乎其神的预言家或相士,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袁天罡和李淳风,其历史记载中的风采,丝毫不亚于唐初时期的明君和名将。至于三国时期,却有点特殊,因为最出名的竟然是!而翻开《三国志》却赫然发现,诸葛亮根本没有啥神乎其神的奇异事件。所以诸葛亮被神话,其实是代表着后世,对诸葛亮的尊敬和怀念等。那么在三国史中,有否神乎其神的预言 ◶2025-08-04 07:46:14 𝄐0 #三国
公孙瓒的势力很强,为何最后却一事无成呢? 《三国演义》中前期的章节都在描写动荡时代的各路英雄好汉对权力与地盘的争夺,汉室已经逐渐落魄,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所有人都想做天下的君王。一开始的时候追随公孙瓒也是因为他的势力足够庞大,事实上也是如此,尽管当时各路英雄都出现,公孙瓒的势力在其中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 ◶2025-08-04 06:29:16 𝄐0 #三国#公孙瓒
和珅被乾隆专宠几十年,为什么没能躲过嘉庆的赐死? 和珅在临死前曾写了一首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写完诗之后就悬梁自尽了,说到和珅与嘉庆的关系,其实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在乾隆时期受宠那么久,嘉庆以迅雷之速查抄和珅,主要的目的是立威、揽权,而将和珅定罪最好的罪名自然是他的贪污罪,这种罪可大可小,对时局稳定影响也是极为有利。和珅能够得“十全老人”乾隆专宠 ◶2025-08-04 06:16:51 𝄐0 #和珅#乾隆#清朝
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冬季北京城里飘起雪花的时候,人们往往爱到故官中去游览,那“白雪镶红墙”的美景,每每令游人驻足惊叹,流连忘返。然而,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没有暖气、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和后妃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说到故宫的取暖设施,首先要提到故宫内宫墙的设计。故宫里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朝向本身便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并且,故官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 ◶2025-08-04 05:55:06 𝄐0 #清朝#古代
樊梨花真的杀了她亲爸吗?为什么要杀自己父亲呢? 樊梨花真的杀了她亲爸吗?为什么要杀自己父亲呢?其实并非樊梨花有意大逆不道,真的是误杀,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樊梨花见薛丁山收兵进关,却自鸣金收兵进到关中,来到内衙,樊洪说:“女儿今日出兵,胜败如何?”樊梨花说:“爹爹,孩儿今日开兵,会着薛丁山,被女儿连败他数阵,得胜而回。” ◶2025-08-04 05:15:58 𝄐0 #
冷兵器时代,称为的国之重器弓弩到底有什么不同? 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热动力机械系统和现代技术杀伤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说到这里,相必须大家都联想到古装剧里面的战争场面,而事实上,中国古代兵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是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让人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当今的人们的确难以想象石斧铜戟 ◶2025-08-04 04:04:31 𝄐0 #冷兵器时代#上古
古代的读书人除了当官还能怎么谋生? 早期而言,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生别有谋生法门。 首先是在乡村作塾师。塾师的工作很简单,也很稳定,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可以一教就 ◶2025-08-04 03:42:55 𝄐0 #
古代食盐为什么能够影响国家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盐的味道,人的身体也需要盐来帮助调理。食盐在古代并不是一个简答的食品,而是能掌控各个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商品,在早期朝代,国库大部分的来源都是通过食盐。所以当时的皇帝是绝不会让私人贩卖食盐的,一旦被发现就是重罪。盐对于古代人来说,能影响他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所以这个看似平常的物品,才会变得如此重要。在古时 ◶2025-08-04 03:26:08 𝄐0 #汉朝#盐
刘备身为三国的霸主之一,为何会冲动的发动夷陵之战呢? 我们都知道,奠定三国鼎立格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三大战役,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前两个争议不大,唯有夷陵之战,让人感觉到为了感情冲动,怒而兴兵,违背野战原理,最终身死白帝。但是我们如果坐下来细想,刘备戎马一生,几乎参与了所有的三国战役,能不知兵,能不自控,能不隐忍,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细细品味之后,你 ◶2025-08-04 02:31:13 𝄐0 #三国#刘备
清朝时期要想自称奴才有多难 不是满洲人都不能叫 奴才,这两个字是对人莫大的侮辱,骂人狗奴才就相当于问候了祖宗一般。然而看到清宫戏的人大体都知道“奴才”一词,而且戏里人皆称奴才,其实不然有些人能称奴才有些人连奴才都称不了。我们也不去论“奴才”与“臣”谁尊谁卑,不过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对于汉臣一般自称“臣某某某”,如果能赞拜不名那是极大的光荣,不过这一般这是权臣才能享受到的。对于奴才最 ◶2025-08-04 01:38:01 𝄐0 #清朝#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