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与晋国关系没多好,秦穆公为什么热心帮晋国? 秦国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五帝”中的第二位,秦国的始祖,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颛顼的后裔,他们这个部族是在商末周初的时候,从中原流动到西北边陲的,生活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一带,当时他们还不叫秦,更没有诸侯的身份,充其量算是给西周王室的官员。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申侯勾结西戎,里应外合打镐京,天下诸侯出于职责,都要到京城救 ◶2025-03-15 13:18:20 𝄐0 #秦穆公#春秋
古代打仗为何对骑兵如此重视 骑兵除了快还需要做什么 对古代骑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记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古代打仗如此重视骑兵?除了跑得快还需要做什么? 纵观古今中外战争,无论是汉朝时期逐击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还是阿拉伯无人能敌的,只要征讨漠北或者草原地带的战争,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骑兵队伍。 当然,我们了解,马的速度非常快,在追击战中,骑兵 ◶2025-03-15 12:31:55 𝄐0 #
秦朝时期匈奴是随便吊打的 为何到了汉朝却不行呢 讲到中国古代历史的话,就不能不说北方和中原农耕民族的战争了,可以说这两个民族的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从西周开始就有犬戎入侵,周幽王也因为烽火戏诸侯而死。汉朝刚一开始,就被围困在白登,差点没能回来。而西晋更是惨遭而灭国,让中原整整战乱了三百多年。到了宋朝,先后面临着来自契丹、金、蒙古三个政权的威胁。终于到了十七世纪初,满清取代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 ◶2025-03-15 11:40:26 𝄐0 #匈奴#汉朝
与范蠡齐名的谋士为勾践复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要说到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肯定津津乐道、耳熟能详,尤其是他身边的谋士范蠡更让人看成是智慧的象征,传言他最后与西施泛舟西湖,十分乐哉,还坐拥万千家财,让千百年的人都十分艳羡。然而在当时勾践的身边,不只有范蠡这一位谋士,还有一位对勾践复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人,就是文种。这位能臣之所以不如范蠡出名,可能就是因为他最后没能看清形势,没同范蠡一样及时归隐, ◶2025-03-15 11:20:52 𝄐0 #春秋战国
唐代渤海国:扳倒武则天,帮助金朝灭辽 历史上的女真民族是一个活跃的民族,但是人们往往十分熟悉建立的金朝和女真人演化而成的满族建立的清朝。其实,早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广袤的东北地区就曾屹立着一个盛极一时的女真国家——渤海国。虽然关于渤海国的史料存世不多,但是《新唐书》还是记载了渤海国的来龙去脉。“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 ◶2025-03-15 09:26:51 𝄐0 #渤海国#唐朝
历史上的刘禅真的如演义中那样无能吗? 三国里面,若论最聪明的人,可能有的人会说,有的人会说曹操,有的人会说;然而若是问最蠢的人,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毕竟,谁叫他是付不起的阿斗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往下看。 然而历史真如《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字公嗣,小名阿斗。他 ◶2025-03-15 00:42:23 𝄐0 #三国#刘禅
在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都有着怎样的联系 综述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西元后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过仍出现高度的文明,如玛雅文化。西亚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 ◶2025-03-15 00:17:59 𝄐0 #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南阳五圣分别指的是谁?结局如何? 南阳五圣分别指的是谁?结局如何?他们分别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下面历史记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谋圣”姜子牙 西周时。氏吕,姓姜,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 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辅佐夏朝治水有功,被夏朝大 ◶2025-03-14 23:28:38 𝄐0 #
骊姬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晋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而且通常强势的君主,到了晚年都比较昏庸,特别在继承人的选择上,经常会有差池,晋献公也一样,原本他有几个好儿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都是晋国储君的合格人选。但是,晋献公晚年时,骊戎献给了他两个陕西临潼美人,一个叫骊姬,一个叫少姬,骊姬就是被称为中国四大妖姬的骊姬,国君被骊姬姐妹彻底迷惑了。骊姬姐妹也非常争气,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 ◶2025-03-14 22:33:33 𝄐0 #晋国#晋文公
皇族内阁的创立者是谁?载沣载沣为何一意孤行 1905年以后,宪政改革成为大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召开国会、建立责任内阁成为朝野内外激进宪政派的强烈诉求。为了回应朝野各界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大清江山能够国祚绵长,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这是朝廷第一次做出立宪的承诺,海内外宪政势力为之欢欣鼓舞。从一个传统的东亚式的专制社会转型到宪政制度,这是需要一定过渡的,政治变革需要 ◶2025-03-14 22:13:03 𝄐0 #皇族内阁#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