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晚年生活是怎样的?丧失亲情与权力 武德九年的盛夏刚过,大唐经历了一次最为严重的跌宕。此前不久,李世民成功发动,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杀死。双方激战之时,唐高祖李渊正在“泛舟于海池”。听到风声后,大惊问今日谁在作乱?赶来的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李渊听到这儿算是全明白了,作为大唐的,从收揽天下到治理国家,未曾想到儿子们之间关系竟然如此失 ◶2025-08-02 19:52:28 𝄐0 #李渊#唐朝
西汉大臣卫绾,从一介车夫爬到了丞相 01汉文帝时期,太子给皇帝身边的侍卫近臣发帖子,请大家吃饭。请柬发出,所有皇帝身边的近臣都没有回函拒绝,太子刘启很高兴。到宴会那天所有人都来了,只有中郎将卫绾派人向太子请罪:自己因病不能前来赴宴。太子刘启不信,便命人暗中调查,结果发现:卫绾并不是真的病了!刘启非常愤怒,对身边的随从说道:“一个小小的中郎将而已,靠着弄车之技取得陛下的信任,竟然敢驳本宫的面 ◶2025-08-02 18:30:13 𝄐0 #卫绾#西汉
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在史官的笔下,殷商的亡国之君纣王子受,被描绘成一位荒唐无道、残忍嗜杀的昏君形象,与夏朝的亡国君桀王姒癸一起,经常被视作昏暴之君的代名词。然而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其实并非那么罪大恶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背负千载骂名?在说明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史书中对纣王罪行的描述,大致说来包括以下两点:商纣王被史书描绘成荒唐无道的昏君宠信妖女,荒唐无度。根据正史记 ◶2025-08-02 18:15:08 𝄐0 #商纣王
曹腾为何会被称为贤官?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提起太监,大家的印象都不会太好,接下来历史记小编为您讲解 从秦朝的赵高,到汉朝的十常侍,再到后来明朝时期权倾朝野的以及著名的九千岁魏忠贤,宦官这个官职经过这些人的“不懈努力”,其恶劣的印象早已在我们很多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但任何职业,都是有贤人也有败类,哪怕是宦官,也不例外。历史有名的贤宦也有不少,像之一 ◶2025-08-02 17:25:28 𝄐0 #曹腾#汉朝
陆逊帮孙权打下半壁江山 孙权最后为什么还如此对待这位功臣 陆逊是三国时代东吴最杰出的名将,没有之一,毕竟东吴的四大都督中周瑜、鲁肃、吕蒙都没有活到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公元220年-280年)。但是,即便陆逊帮孙权打下半壁江山,依然逃脱不了被害死的命运,为何?因为陆逊一直是在帮仇家打江山。陆逊与孙权之间的矛盾纠葛,从他二十岁就有了,直到六十二岁去世结束,两人长达四十年的恩怨情仇,还有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 ◶2025-08-02 16:19:23 𝄐0 #孙权#陆逊
历史上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统兵北伐,智取三城后,魏明帝曹欲急忙派大将军曹真为都督,拜司徒王朗为军师,率领大军直至祁山拒敌。王朗自恃元老,博古通今,有口辨之才,在阵前劝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一阵大笑之后,鼓其三寸之舌,将王朗助封为虐、欺君阁上种种奸侯无耻之事,当众痛骂,气得王朗大叫一声,死于马下。历史上的王朗的确死在诸葛亮首次伐魏的这一年(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9年)。但这一年,王朗 ◶2025-08-02 16:07:42 𝄐0 #王朗#三国
自由撰稿人 日本著名记者后藤健二简介 后藤健二,日本记者、自由撰稿人,曾在阿富汗和非洲一些地区采访。他曾于1996年在东京成立一家制片公司,专门提供中东的纪录片给日本电视台或网络电视。他的作品亦常见于NHK和朝日电视台等多家日本媒体。2014年4月,后藤健二在叙利亚采访时认识另一名人质汤川遥菜。同年10月2日经土耳其进入叙利亚,随后在“伊斯兰国”控制地区与当地相关人士会面,失去消息。2015 ◶2025-08-02 15:26:25 𝄐0 #日本#记者
为何王安石的绰号叫“拗相公”?这个绰号有什么含义 “拗相公”的来历: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中,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文,是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文中写了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老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回乡后,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就连也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故有了“拗相公”之绰号。“三 ◶2025-08-02 14:21:39 𝄐0 #王安石#宋朝
当过奴隶当过男宠的慕容冲,最后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上,有一个叫荀粲的名士,他可真是特立独行,曾经公然宣称:儒家的典籍是糟粕,根本不值得去读。所谓“文人相轻”,应该说的就是以荀粲为首的一众叛逆青年对经典的挑战。据记载,在他迎娶了将军曹洪的女儿之后,俩人琴瑟和鸣、举案齐眉,非常恩爱。甚至,在妻子高烧之际,他为了给妻子降温,裸身立于冰天雪地之中,然后,用自己的体温为妻子退烧。但不幸的是,妻子还是离世了,一 ◶2025-08-02 13:58:06 𝄐0 #慕容冲#十六国
为什么说于谦的死决定了明朝的气数?原因是什么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可以说这个朝代的大部分时期是极为黑暗的。似乎中国历朝历代的腐朽之处都被他所继承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昏庸、宦官专权、贪污腐化、严刑峻法······明朝中期发生了一件事,对于后人影响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明的气数将尽。这件事就是于谦被杀,于谦死了,一个一心为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死了 ◶2025-08-02 13:29:48 𝄐0 #于谦#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