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守土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守土 #文韬
六韬--文韬--六守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六守 #文韬
六韬--文韬--明传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古文 2019-03-05 19:48:28 2 #明传 #文韬
六韬--武韬--文启 文王问太公曰:“圣人何守?”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所在,莫知其移。圣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而游之,展转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 古文 2019-03-05 19:48:28 2 #文启 #武韬
吴子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三十六计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全书有六卷...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三十六计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三十六计
百战奇略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子部 #兵家类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