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 古文 2019-03-05 19:48:28 15 #论俭约 #卷六
贞观政要--卷六--论贪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论贪鄙 #卷六
贞观政要--卷六--论奢纵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臣历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尔!自魏、晋以还,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论奢纵 #卷六
贞观政要--卷六--论悔过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 古文 2019-03-05 19:48:28 8 #论悔过 #卷六
贞观政要--卷六--论杜谗邪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事著于史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论杜谗邪 #卷六
贞观政要--卷六--论慎言语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论慎言语 #卷六
逸周书--卷六--本典解 维四月既生魄,王在东宫,告周公曰:“呜呼,朕闻武考不知,乃闻不得,乃学俾资不肖,永无惑矣。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闻伯父。”周公再拜稽首曰:“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本典解 #卷六
逸周书--卷六--尝麦解 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太祖。是月,王命大正正刑书。爽明,仆告既驾,少祝导王,祝亚迎王降阶,即假于太宗、少宗、少秘于社,各牡羊一、牡豕三。史导王于北阶,王陟阶,在东序。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尝麦解 #卷六
逸周书--卷六--谥法解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民无能名曰神。 古文 2019-03-05 19:48:28 14 #谥法解 #卷六
逸周书--卷六--月令解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昊,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簇,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月令解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