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第十六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第十四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第十五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第十三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第十二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一节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第十一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第十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第九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第六节 #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第五节 #告子章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