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水部--明水 释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气味甘、寒、无毒。主治用以洗眼,可以去雾明目,饮此水,还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儿烦热。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明水 #水部
本草纲目--水部--流水 释名亦名劳水、甘烂水、扬泛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个瓢,舀水高扬倒下,如此重复许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为沸珠满盆为止。气味甘、平、无毒。主治治目不得瞑(阻虚阳盛,睡不着,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流水 #水部
本草纲目--水部--半天河 释名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半天河 #水部
本草纲目--水部--夏冰 释名亦名凌气味甘、冷、无毒。主治去热烦,熨乳石发热发肿,解暑毒和烧酒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用冰一块放在胸部有效。冬天掘冰窖藏冰,备夏日之用。 身上瘢痕,用夏冰时时熨抹,能消去。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夏冰 #水部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子部 #医家类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 古文 2019-03-05 19:48:28 1 #子部 #医家类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子部 #医家类 #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