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志--卷十四 天文上若夫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依分野而命国,体众星而效官,动必顺时, 教不违物,故能成变化之道,合阴阳之妙。爰在庖牺,仰观俯察,谓以天之七曜、 二十八星,周于穹圆之度,以丽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卷十四 #志
隋书--志--卷十三 律历下开皇二十年,袁充奏日长影短,高祖因以历事付皇太子,遣更研详著日长之候。 太子征天下历算之士,咸集于东宫。刘焯以太子新立,复增修其书,名曰《皇极历》, 驳正胄玄之短。太子颇嘉之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卷十三 #志
隋书--志--卷四 礼仪四周大定元年,静帝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煚, 奉皇帝玺绂策书,禅位于隋。司录虞庆则白,请设坛于东第。博士何妥议,以为受 禅登坛,以告天也,故魏受汉禅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卷四 #志
隋书--志--卷十二 律历中夫历者,纪阴阳之通变,极往数以知来,可以迎日授时,先天成务者也。然则 悬象著明,莫大于二曜,气序环复,无信于四时。日月相推而明生矣,寒暑迭进而 岁成焉,遂能成天地之文,极乾坤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卷十二 #志
隋书--志--卷一 礼仪一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 云命伯夷典朕三礼,所以弥纶天地,经纬阴阳,辨幽赜而洞几深,通百神而节万事。 殷因于夏,有所损益,旁垂祗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卷一 #志
隋书--帝纪--卷五 恭帝恭皇帝,讳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韦妃。性聪敏,有气度。大业三年,立 为陈王。后数载,徙为代王,邑万户。及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十一年, 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镇京师 古文 2019-03-05 19:48:28 15 #卷五 #帝纪
隋书--帝纪--卷四 炀帝下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 下诏曰: 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 在无私;帝王之用干戈,盖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卷四 #帝纪
隋书--帝纪--卷三 炀帝上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 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 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卷三 #帝纪
南史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史部 #正史类 #史记
隋书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史部 #正史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