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_name}

{site_name}

🌜 搜索

中国人在外国当皇帝,还用他的生日作为节日,当地人非常尊重他

历史故事 𝄐 0

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低下,交通很不便利。那个时候最快的出行方式应该就是骑马,像战争时期常常提到的快报就是用的这种方式。很多普通老百姓一辈子可能也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小县城周围十几里地的范围内活动,而国家与国家之间则更是鲜有往来.。郑成功后裔在海外称帝

在东南亚,与中国有着不小距离的泰国,在历史上居然有一位来自中国的皇帝,他就是泰国五大帝之首、吞武里王朝的缔造者、吞武里大帝郑信。

据《清史稿》记载,郑信的父亲叫郑昭,原是潮汕人。年轻时候随着几个同乡一起下南洋闯荡,之后在泰国与当地人结婚,于1743年生下了郑信,所以郑信的身上有着一半中国人的血统,是一个华裔。

中国人在外国当皇帝,还用他的生日作为节日,当地人非常尊重他

郑信在小时候被泰国的一名大臣收为义子,之后便被送入寺院学习。成年后在义父的帮助之下进入宫中担任御前侍卫,郑信因为熟悉泰语、汉语等多国语言,加上本身聪明伶俐的特质,使得郑信在宫中很受皇帝宠信。

1767年,缅甸入侵泰国,凶狠残暴的缅甸军把当时的首都阿育他亚掠夺一空,无数珍贵的文物和书籍被战火毁于一旦。时至今日,阿育他亚也依旧是一片断壁残垣,只能供游客参观,幻想当年此处的繁华。缅甸在攻下阿育他亚之后,就带着自己的战利品扬长而去,只留下了一小支部队维持秩序,以巩固自己在此处的统治。随着首都的沦陷,泰国王室威严尽丧,使得全国各地很多官员、将军开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眼看着泰国就要陷入无尽的战乱之中。

就在此时,昔日的御前侍卫郑信却凭借着自己的英勇果敢以及人格魅力,在泰国东南沿海地区竖起大旗,召集了一支复国大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支军队已经初步具有战斗力了。于是郑信派遣战船沿着湄公河分批运送士兵,突袭拿下了吞武里,之后更是借着大胜之威,与缅甸的留守军队展开大战,最终击溃了缅甸军,收复了首都阿育他亚。

但是此时的阿育他亚早已沦为一片废墟,而此时的泰国仅仅只是打败了缅甸的留守军队而已,很快缅甸就会再次组织军队入侵泰国,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重建首都,万般无奈之下,郑信迁都吞武里,建立了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20上位后尽心为国,却悲惨结局

中国人在外国当皇帝,还用他的生日作为节日,当地人非常尊重他

郑信上位以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励精图治,训练大军,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泰国此前因为战乱丢失的土地一一收复,那些割据一方分军阀也都被他击败,泰国就此重新归于统一。在郑信的统领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先后十次击退了缅甸的侵略军,最终迫使缅甸不得不放弃泰国这块硬骨头。国内国外都停止了战乱之后,泰国在郑信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得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1771年,郑信率领大军攻下了柬埔寨,并将其纳入了泰国的版图。1774年,他又先后派遣军队出征喃奔、帕、难、兰那、老挝等国,并都大获全胜。泰国在郑信的通知下,疆域扩张到了史上最大,国力鼎盛,堪称东南亚的霸主。

中国人在外国当皇帝,还用他的生日作为节日,当地人非常尊重他

可惜的是,郑信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触动了国内一些贵族的利益,表面上一团和气的他们暗地里却勾结到一起,再加上晚年郑信由于年事已高,逐渐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使得他逐渐失去了民心。1782年,泰国王室发生兵变,郑信被赶下了王座。最后,郑信被处死,他曾经的亲信拉玛一世成为了新王。 结语

不过历史上也有另一种说法:拉玛一世拥兵自重,逐渐产生将郑信取而代之的野心,最后政变成功后杀死了郑信,为了粉饰自己政变的正义性,所谓的郑信晚年的政策错误,民心尽失,很可能是拉玛一世自己编造的事情。

时至今日,这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已经无法考究了,但是郑信的伟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泰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为他建立起了雕像,还把郑信的生日作为节日来庆祝,所有泰国的群众对于他都是十分的尊重,泰国曼谷市里还矗立着郑信的铜像。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曾经带领泰国转危为安,走向辉煌的男人其实是一个中国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新唐书·传》

本文链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