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石部--杓上砂 主治面上风粟,或青或黄赤,隐暗涩痛,及人唇上生疮者,本家杓上刮去唇砂一二粒,即安。又妇人吹乳,取砂七枚,温酒送下,更以炊帚枝通乳孔。此皆莫解其理。集解此淘米杓也。有木杓、瓢杓,皆可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杓上砂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珊瑚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去目中翳,消宿血。为末吹鼻,止鼻衄。明目镇心,止惊痫。点眼,去飞丝。附方小儿目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栅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 古文 2019-03-05 19:48:28 9 #珊瑚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释名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秃,浸淫在皮肤中, 古文 2019-03-05 19:48:28 8 #青琅玕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金刚石 释名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主治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钚服佩,辟邪恶毒气。集解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 古文 2019-03-05 19:48:28 8 #金刚石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土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瘘疬并诸疮恶肉。修治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硇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孤滔曰:“土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土黄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蜜栗子 集解蜜栗子生川、广、江、浙金坑中,状如蛇黄而有刺,上有金线缠之,色紫褐,亦无名异之类也。丹炉家采作五金匮药,制三黄。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蜜栗子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宝石 释名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碧者,唐人谓之瑟瑟。红者,宋人谓之。今通呼为宝石。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主治去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宝石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石面 释名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 古文 2019-03-05 19:48:28 7 #石面 #石部
本草纲目--石部--菩萨石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明目去翳。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菩萨石 #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