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猫618取消官方预售 618各大电商活动什么时候开始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原标题:今年“618”大促有变 多个电商平台取消预售
来源:楚天都市报
“网购最烦的就是预售,有的网红款商品,预售30天,甚至60天,等快递到了,可能季节都变了。”得知今年“618”取消预售的消息,武汉市民舒女士感叹:“总算不用担心买不到现货了!”
近年来,网购预售制屡受诟病。在今年的“618”大促来临前,多个主流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取消了预售机制,选择现货开售。
预售制引发诸多投诉
从预售制设立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当时这套营销模式,一度成为电商平台GMV(商品交易总额)快速增长的利器,此后大部分电商平台都开始采用预售模式。
记者了解到,预售模式长期存在于电商购物节中,其设立的初衷包括帮助商家提前准备商品库存、减轻物流压力等。不过,由于消费者要经历多个步骤且购买中等待的时间较长,也引来不少吐槽。
武汉市民舒女士是名“90后”,她告诉记者,她有多年的网购经历,家里的吃穿用度大多靠网购解决,“不知从何时开始,好多商品都变成了预售,动辄半个月、一个月的,实在是不想等这么久。”因此,对于预售的商品,她能不买就不买,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能48小时内发货的商品。
还有消费者表示,曾经“618”、双11等购物节购买的预售商品,有的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发货,甚至出现了补差价时悄然涨价的情况,维权非常心累。
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存在“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等问题。其中,“尾款”涨价不诚信的现象受到较多投诉。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商品时,显示定金和“尾款”均已确定,但支付“尾款”时却发现“尾款”被商家悄悄提价。
随着预售制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今年“618”,多个电商平台对预售制“下手”了!
多个电商平台现货开售
极目新闻记者从淘宝天猫获悉,今年“618”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售卖环节更简单。取消预售后,今年“618”共有两波现货售卖期,第一波自5月20日晚8点开始,第二波自5月31日晚8点开始。
二是商家参加更简单。今年“618”简化商家报名参加环节,符合要求即可直接进入商品报名。
三是消费者买得更简单。今年“618”期间,天猫将升级价格保障举措,让消费者简单买、放心买。平台除了进行“先涨后降”管控外,天猫支持商品从付款后至7月5日期间进行全程价保服务。
此外,“618”期间淘宝天猫还将推出多个举措,如活动商品包邮、提供运费险、商品需为现货等,持续升级消费者大促期间购物体验。
今年京东“618”也取消了预售期,将在5月31日晚8点直接进入开门红阶段进行现货售卖。“消费者不用熬夜抢购,不用蹲点付尾款,不用拉长战线,想买就买,即刻拥有,在为消费者带来‘又好又便宜’消费体验的同时,让购物回归简单快乐”。京东方面表示。
快手电商也在今年“618”大促招商发布中提及,取消预售玩法,5月20日起正式“现货开售”。
湖北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闫顺山表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市场,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各大电商平台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消费者期待看到一个更加省心、高效的购物节,同时也期待电商平台能够持续推动服务升级。
-
湖北新闻
闪电新闻专栏
阅读量:37.5W
618淘宝京东均取消预售机制 淘宝宣布今年618取消预售
京东淘宝618之后还会有大的促销吗,现在淘宝618预售是啥意思,淘宝618预售便宜还是当天便宜,京东淘宝618当天会大降价吗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老刀
编辑/蔡建桢
预售制,一度成为电商大促提前锁定GMV的“神器”,尤其在双11巅峰的时候,预售的日期往往会在11月11日这一天之前20天,也就是到了双11当天只剩下交尾款,各商家需要纷抢的消费人群,在前20天内早已大局已定。
据媒体报道,预售起源于2012年天猫双11。2012年双11结束后,时任天猫总裁张勇表示,将预售上升到战略高度,看好其未来的发展。随后预售渐渐成为了电商大促的标配,包括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电商平台都曾有预售活动,抖音、快手等后来者也积极跟进。
当直播电商崛起,预售+直播,更是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10月20日晚8点,那年的双11大促预售正式开始。当晚,李佳琦预售额达115.39亿元,薇娅为85.33亿元。
从某种程度上,预售策略拉长了电商的促销周期,本来一天――双11或618这一天的大促,通过预售把活动延长到了一个月。
预售制推行了十二年,对平台商家来说,可以减缓集中某个时间段的高峰成交压力,另一方面亦可以把自己促销获客时间放大,“流量生意”的慢慢做。预付定金形式的存在,有利于商家有足够的时间根据锁定的需求而备货,不至于出现卖不出去积压的情况。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预售让“剁手党”们可以不用集中在某一天急速抢购。预售虽然看上去好处多多,但为什么电商平台纷纷宣布取消预售呢?
1
今年618不再预售
5月6日,淘天集团在商家大会上宣布本年度618大促的规则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了沿用十多年之久的预售机制,转而改为在5月20日晚八点直接售卖,全程保价。不久前,618的开创者――京东也宣布取消预售,在5月31日晚8点直接进行现货售卖。
一些电商平台商家表示,大的品牌商还是习惯于预售,取消预售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腰部以下和尾部商家本身参与感不强,用现有货盘就能承接。
业内人士表示,预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按需生产”,是一种最简单易操作的反向定制,商家根据预付定金的量来决定生产和备货,由于头部商家销量大,而且一般在各个平台都有布局,取消预售对这些头部商家备货会产生压力。
取消预售,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个好事。有不少人表示,取消预售,商家直观反应,有货就是有货,没货就是没货。从看到商品到拿到商品,动不动就是十天半个月,还又是定金又是尾款的,太麻烦了。
2
预售的“原罪”
预售虽然对商家有利,但是对消费者而言,唯一不佳的体验就是“等待的周期太长”。消费者下了定金,到补尾款这中间隔了将近20天,这20天对商家备货来说是有利的,但是消费者交了尾款商家才发货,前前后后等了已经将近一个月时间。
取消预售之后,电商平台将促销周期拉长,对比来看,假设有预售程序,5月20日付定金,6月18日付尾款,消费者这已经等了一个月,对商家来说,要付完尾款之后才发货,压力大大降低;但是,如果取消了预售环节,消费者5月20日付款,商家两三天之后就要发货,消费者的等待时间大幅度缩短。
随着电商的流量下降,各大电商平台必须再度“以用户体验为先”。自去年以来,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先后喊出“回归用户”,在当下的电商行业,用户的体验意味着一切。
预售制不仅仅让消费者等待漫长的周期,另一方面,其中还存在着不少的猫腻。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包括“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的问题。
付尾款的时候为什么会涨价了呢?这就是一些动机不纯的商家在使坏。预售时,商品打出一个较低的价格,用户付了收款之后还要一个月左右时间才付尾款,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往往并不能准确记清当初确定的零售价是多少,付尾款之前,商家已经悄悄把价格提高了。
预售对消费者还有一大风险是“金融风险”,如商家收到预售定金后跑路,钱款无法追回。
取消预售,压力给到了商家这边。商家需要充分的备货,有竞争力的价格,及时的发货才能最终赢得与消费者的成交。
3
电商大促“魅力不足”
无论618还是双11,这两大电商大促IP的吸引力正在急速降低。一方面,曾经的消费者长大了,理性了,线上购物成了随时随地的消费方式,集中式的大促新鲜感和触动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电商本身的促销手段也“黔驴技穷”,常态化的直播间促销早已透支了未来的需求,商品价格让利、补贴的促销行为早已无力为继。
去年双11结束之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发布战报,但都没有公布成交总额(GMV)。从2022年开始,天猫与京东就开始不公布平台总体交易数据。
很多用户对电商大促的体感越来越低。2019年,“双11”相关话题在微博热搜榜上的平均在榜时长一度达到464分钟,而2023年锐减到一半,平均时长不足3小时。双11的百度搜索量搜索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此后逐年下降,2023年达到“冰点”,峰值搜索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双11尚且如此,618的存在感可能会更低。
为了挽回电商大促的吸引力,电商平台不得不再次重拾“低价”,再次高度维护用户体验。据媒体报道,今年天猫618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售卖环节更简单。取消预售后,今年天猫618共有两拨现货售卖期,第一拨自5月20日晚8点开始,第二拨自5月31日晚8点开始。在两拨售卖期中,天猫将针对不同类型商家开启多个营销会场,并通过满减、超级秒杀、惊喜直降等手段,助力商家。
二是商家参加更简单。今年天猫618将简化商家报名参加环节,无商家报名环节,符合要求即可直接进入商品报名。5月6日起,淘宝天猫将同时开启两拨正式活动的商品报名。
三是消费者买得更简单。今年天猫618期间,天猫将升级价格保障让消费者简单买、放心买。平台除了进行先涨后降管控外,天猫支持商品从付款后至7月5日期间进行全程价保服务。
此外,618期间淘宝天猫还将推出多个举措,如活动商品包邮、提供运费险、商品需为现货等,持续升级消费者大促期间购物体验。
虽则高喊“回归用户”,并且开辟更多维护用户体验的措施。但回溯到本源,电商大促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便宜”,相对于线下,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便宜,只有这一点,才能重新激活用户对大促的兴趣和期望。但是,谈便宜不伤感情伤利润,又怎可能长期为继,今年618大促到底便宜不便宜,估计很多网购的老“羊毛党”,一试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