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家书屋促乡村治理 激发农家书屋新活力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前不久,2022年度天津市示范农家书屋城市书吧阅读新空间评选活动经过征集申报、初评、复核、网络评选、综合评选、公示等评选流程,共评选出“2022年度天津市示范农家书屋”9家,其中,静海区大邱庄镇津美街农家书屋和陈官屯镇小钓台村农家书屋榜上有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赋能作用。
近年来,静海区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结合群众需要持续完善为民服务意识,让农家书屋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乡村振兴求知热
农家书屋“淘宝”忙
“眼下正春耕,抽点时间到农家书屋看看书、充充电,很好。”连日来,大邱庄镇津美街的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到农家书屋内,翻阅着自己需要的书籍,到处书香弥漫,气氛温馨。
3169册图书、16种报刊,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一支五人志愿服务队,每周开放六天、每天开放不少于7小时,图书财产管理制度、借阅登记制度清晰完善,走进大邱庄镇津美街农家书屋,第一感觉像是到了一家小型图书馆。
“现在只要有空闲,乡亲们都会来这里看书学习,不断补充知识的营养,为大脑‘充电’。这里的书籍种类很多,村民们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可以用到种植、养殖中去。”津美街图书室管理员马德静介绍说,“我们会为蔬菜种植、林果种植、农业种植、农机服务合作社人员推荐科技生产类读物,为企业职工推荐岗位技术类读物,为妇女儿童等推荐儿童教育类读物,为中老年推荐医疗保健养生类读物。”
为了满足村民的借阅需求,马德静还建立了读者微信群。调查数据显示,读者群人数达到津美街全村人口15%以上,图书借阅率达到30%以上,读者对书屋的满意率超过95%。
“有些村民白天上班,下班后怕书屋关门了没法借书,微信群开通之后就方便多了。”马德静说。
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津美街农家书屋成了大家学习“充电”、增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文化阵地。结合村庄实际,农家书屋书籍的还增添了许多关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等方面书籍。
“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不少于四次的主题阅读、读书征文、知识讲座、科技培训、文化交流等读书学习活动,‘两委’成员带头,党员、共青团员、村民代表、退役军人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以此来掀起‘读书热’,让农家书屋成为人们休闲时候的好去处。”津美街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杜连峰说。“希望能通过全民阅读,大家立足津美街实际,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将书中知识用于实践,坚定不移地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既有书香又有烟火气
打造“农家书屋+”模式
自陈官屯镇小钓台村农家书屋投入使用以来,闲暇之余村民们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村里的党员、群众常常围坐一起,品读党史故事,重温百年历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既有书香气也有烟火气,闲暇之余在这里读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小钓台村村民蔡印华说。
从去年开始,该农家书屋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立了“农家书屋+党建”、“农家书屋+大讲堂”、“农家书屋+乡村振兴”的书屋模式,切实让农家书屋“动起来”。同时,以农家书屋为依托与本地红色资源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主题阅读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切实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同时,陈官屯镇还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的运行模式,全镇24个村街实现了文化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文化惠农的成果。
“依托全域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开展农家书屋阵地延伸服务,积极举办农民书画、读书比赛等,逐步构建农民自学互教体系,推动农村全民阅读,成为农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不断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陈官屯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刘子钰说。
明代《燕山丛录》记载:“大城北有子牙镇(今属天津市静海区),相传以为太公居此,所谓东海之滨也。”至今,在静海区子牙镇东子牙村仍存有姜子牙钓鱼台和太公庙遗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东子牙村农家书屋,更是承载着时代使命,成为了红色历史传承的文化阵地。
在“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民阅读活动中,老党员孙继亮结合《静海红色故事》这本书,以“三打东子牙”“血泪染红子牙河”等故事为主线,深情讲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子牙大地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故事,让大家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心,激励着全体村民努力把东子牙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信心和决心。
“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我要刻苦读书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小学生杨江荣说。
农家书屋变身党史学习“红书房”,农村党员用“方言土话”交流学习,“草根名嘴”与百姓面对面,把“官方话”讲成“家乡话”,做到思想理论接地气、现身说法有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东子牙村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红色精神宣讲平台和社科知识交流平台,围绕农民群众阅读需求,不断完善各项文化惠民工作,引导村民在静心阅读中深入思考,在陶冶情操中涵养品行。
用知识为农村铸魂
为振兴提供原动力
在朝阳街道金海园社区,“农家书屋+党建引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农家书屋+积分奖励”“农家书屋+红色教育”“农家书屋+送学上门”“农家书屋+流动书车”“农家书屋+智能管理”的新模式,最大限度扩大了农家书屋服务半径,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静海镇付家村,读书征文、演讲诵读、知识讲座、科技培训、普法宣传、学习辅导等多样性的活动形式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村民走进书屋、参与其中。
在大丰堆镇靳庄子村,农家书屋成为了村民移风易俗和文明教育的阵地、交流沟通互相探讨的阵地、党的政策和精神宣传的阵地,书屋的建设,让村民交流有场所、学习有去处、进步有方向。
乡村振兴,既要塑性,也要铸魂。在梁头镇、中旺镇、蔡公庄镇、团泊镇、唐官屯镇、杨成庄乡……越来越多的农家书屋成了村民学知识、学技能、享受精神食粮的乐园。
“好多村民在农家书屋里学到了致富的技能,同时也开始爱上了读书、看报、学知识。为此,我们积极推进移动数字化阅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丰富的线上资源,实现阅读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双塘镇增福塘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肖一红表示。“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大家也在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我要学在前,然后把这种先进的读书方式带到村里,让村民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静海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的同时,对农家书屋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提升。作为全民阅读在基层的思想文化阵地,农家书屋正以阅读的形式为农村铸魂,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文化氛围和知识力量。
“通过增补图书、整合资源、丰富功能等形式,我们推动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的共建共享和‘总分馆’体系建设,努力把农家书屋打造成集阅读、学习、培训、娱乐于一体的小型文化综合体,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用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静海区委宣传部宣教科科长张连鹏介绍说。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全民阅读不仅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获得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致富信心,不断激发着乡村振兴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我们还探索实施‘农民点单、按需定制’的服务模式和移动端数字化管理途径,开展‘群众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活动’,集中补充了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出版物。目前静海农家书屋已经做到全覆盖,累计藏书达到85万余册,‘书声出茅庐,文气满郊墟’的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张连鹏说,“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创新阅读方式,打通线上线下,推动阅读学习成果转化,把正导向、多元并举,将群众性活动与文化活动有机融合,努力在静海形成有声有色、全员参与、持续热烈的读书热潮。”
法兰西帝国书单 法兰西文化诞生书
法兰西帝国的覆亡,法兰西帝国有多大,法兰西帝国的历史,法兰西帝国全盛版图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
20世纪90年代,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出版了“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十余年间出版包括福柯、德里达、雷蒙・阿隆等名家名作近30种,开一时风气之先。时隔20余年,中国的人文学术面貌已发生极大改变,2017年起三联书店与北大再度携手,重启丛书出版。新丛书延续强思想性风格,立足汉语学界迫切需求,关注全球法语区思想动向,注重学术价值、强调翻译品质,力求将更多优秀的法语学术作品高质量地引入汉语世界。目前新书系已出版10种,并将陆续推出包括布尔迪厄、保罗・利科、弗朗茨・法农、安托万・孔帕尼翁等人作品在内的新一批社科经典。
【丛书书目】
《内在经验》
[法]乔治・巴塔耶 著 程小牧 译
《文艺杂谈》
[法]保罗・瓦莱里 著 段映虹 译
《梦想的诗学》
[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刘自强 译
《成人之年》
[法]米歇尔・莱里斯 著 王彦慧 译
《异域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
[法]安托万・贝尔曼 著 章文 译
《罗兰・巴特论戏剧》2021新书
[法]罗兰・巴特 著 罗 译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2021新书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罗M 译
《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2021新书
[法]加埃坦・皮康 著 周皓 译
《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
[法]皮埃尔・帕谢 著 苑宁 译
《祭牲与成神》
[法]勒内・基拉尔 著 周莽 译?
《保罗・利科论翻译 附:本雅明
[法]保罗・利科 著 章文 译
《文学第三共和国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
[法]安托万・贡巴尼翁 著 龚觅 译?
――――――――――――――――
《论国家:法兰西公学院课程1989―1992》(2023即出)
[法]布尔迪厄 著? 贾云 译
《细节:一部离作品更近的绘画史》(2023即出)
[法国]达尼埃尔・阿拉斯 著 马跃溪 译
《犹太精神的回归》(待出)
[法]伊丽莎白・卢迪奈斯库 著 张祖建 译
《人与神圣》(待出)
[法]罗杰・卡卢瓦 著 赵天舒 译
---
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
文学的第三共和国
[法]安托万・孔帕尼翁 著? 龚觅 译
文学研究是自古以来的事业,但作为大学教育的“文学史”并不与生俱来。它的诞生伴随着一次学术权力的此消彼长。
1850年以来,作为学科的“历史学”从历史文学中独立出来,史学家在法国知识界迅速攫取话语权,成为推动中、高等教育改革的主力成员。19世纪末法国的政教分离与教育改革促成综合大学的建立,在此之前,属于古典人文学的“文学研究”由修辞学主导,从此以后,在史学家的主导下,文学研究脱离了摆弄辞藻的面貌,被放入历史和社会的关系中加以关照。几乎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在大学中初露峥嵘,“教育学”这个社会学分支也在此时诞生。朗松之于文学史,就如涂尔干之于社会学,作为两门彼时的新兴学问,二者都试图在文学/历史、哲学/历史间打下楔子,为自己开辟空间。
本书试图描绘的正是从普法战争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即“福楼拜到普鲁斯特”这段时期内,法兰西“学者共和国”的全景图,大量史料串联起法兰西第三共和治下法德知识界的恩怨往还、史学与文学的分合、德雷福斯事件呈现出的意识形态光谱以及朗松、涂尔干、圣勃夫、吕西安・费弗尔等一干活跃在世纪之交的法国学者群像,在某种意义上,《文学的第三共和国》甚至可以被当作一部理想的现代小说阅读。
【作者简介】安托万・孔帕尼翁,法国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文学研究学者,索邦大学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讲座教授,法兰西公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现代文学和理论。同时也是《理论的幽灵》《现代性的五个悖论》《反现代派》的作者。
---
保罗・利科论翻译
[法]保罗・利科 著章文 孙凯 译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录了保罗・利科的三篇探讨翻译相关问题的文章,作为当代阐释学的代表性学者,利科对于翻译的关注来自一种探索主体间理解可能性的本能。“阐释学建立在对言语的不理解之上。”而翻译的任务正是疏通其间种种障碍,使理解成为可能。因此对于利科而言,翻译不限于语间交际行为,也发生于语内甚至是语言于其他符号系统之间。第二部分收录了瓦尔特・本雅明名作《译者的任务》的新译本,并有译者长文导读。此译本以德语原文为准绳,同时参考该文法、英两种语言译本四种,力争在多语言的相互关照中逐渐贴近本雅明所言“重现纯语言”的翻译理想。
翻译是一场艰难的赌博,有时竟会无法为继。我先要用上些时间,讲述翻译中的困难。“考验”一词可以精准地概括这些困难,因着它有“受苦”和“检验”两重意思。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经受一项计划、一个欲望,甚至是一种冲动的考验:翻译冲动。
――保罗・利科?《翻译的挑战与幸福》
【作者简介】保罗・利科,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阐释学家,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并称当代阐释学的三位大师,代表著作有《时间与叙事》《历史与真理》等。《论翻译》是利科唯一一部关于翻译的著述,思辨的中心议题是语言在理论上的 “不可译性”与翻译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展现了翻译是一门处于窘境中的伟大艺术。
瓦尔特・本雅明,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译者的任务》发表于1923是影响巨大的翻译学理论文本。可以说,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论”、梅肖尼克的“忠于节奏”及“离心论”、贝尔曼的“文字翻译”、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都是本文或显或隐的回声。
---
祭牲与圣神
初民社会的秩序?
[法]勒内・基拉尔 著? ?周莽 译
神圣的祭祀为何总与暴力相关?痛打“替罪羊”何以维护社会内部的稳定?本书是一部综合人类学、精神分析、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典范,基于对列维-斯特劳斯、罗杰・凯卢瓦等人有关人类早期祭祀活动的调查,探究了初民社会普遍存在“活祭”的原因:暴力并非宗教自身的产物,而是族群化解内部矛盾的需求。杀死“替罪羊”即可将对内的暴力隐患释放到族群之外,从而保全族群内部的和平稳定。作者用“攀比摹仿论”超越“俄狄浦斯情节”,探索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弗洛伊德之后又一种人类隐秘欲望模型的假说。本书被认为是勒内・基拉尔最重要的作品。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
[法]勒内・基拉尔 著? ?罗M 译
欲望源于“浪漫”的本能,还是与他人的攀比?通过对《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的分析,本书为读者展示出一种欲望模式的“同构性”:欲望无法自发生成,主体始终摹仿着第三者的欲望。在主体和他的第三者之间,混杂着羡慕与嫉恨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基拉尔的欲望理论及其附属概念“攀附”逐渐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实验心理学所证实,成为一种影响深远并得到公认的人类心理学模型。
【作者简介】勒内・基拉尔(1923―2015),法国当代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作品还有《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欲望几何学》等。其代表学说“摹仿-欲望”说在文学批评、哲学、实验心理学领域留下深刻影响。
---
罗兰・巴特论戏剧?
[法]罗兰・巴特 著? ?罗 译
20世纪50年代,罗兰・巴特创办《民众戏剧》杂志,并发表大量戏剧批评。作为当时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领袖,巴特的剧评对彼时流行的“中产戏剧”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并提出自己的先锋戏剧理想:低廉的票价、敞开式的演出场所和与观众保持审美距离的表演方式――古典悲剧传统的庄严感与净化作用将在先锋戏剧质朴、极简和充满暗示性的技巧中得到传承。本书共收录罗兰・巴特剧评52篇,呈现出巴特戏剧美学观的发展,阅读这些性格鲜明的文字,耳畔仿佛回荡起阵阵狂呼呐喊,把人带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奔腾年代。
【作者简介】罗兰・巴特(1915―1980)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承前启后,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恋人絮语》《写作的零度》等。
---
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法]加埃坦・皮康 著? ?周皓 译
1863年,法兰西美术学院的官方画展拒绝了大部分报名参展作品,引发艺术界强烈不满。拿破仑三世为安抚民众举办“落选者沙龙”,马奈《草地上的午餐》横空出世,引发19世纪西方艺术史一场巨大争议,“现代绘画”从此粉墨登场,“印象派”这个影响一个世纪美学观念的艺术团体也由此诞生,“落选者沙龙”因此成为一个划时代事件。本书正是对这一事件的一次历史性还原,兼论它的源流与影响。作者灵动的笔法赋予历史书写强烈的故事性,近百幅彩色世界名画插图更令人仿佛置身一座纸上美术馆。
【作者简介】加埃坦・皮康(1915―1976),20世纪法国文化界的一位多面手,曾任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司司长,也是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倡导者。其批评文字风格独特,影响数代法国人,尤其是《马尔罗》《令人赞赏的时间地震》以及本书《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
---
异域的考验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
[法]安托瓦纳・贝尔曼 著? ?章文 译
这是一次对歌德、荷尔德林等七人翻译活动的梳理:现代德语的诞生建立在路德翻译《圣经》的基础上,经由浪漫派作家对拉丁文、法文经典的译介逐渐定型。外文典籍的译介非但没有成为压制德语原创的绊脚石,相反,恰恰是翻译过程本身极大丰富了现代德语的表达法和民族气质。浪漫主义的大师是这场翻译运动的主将,他们最优秀的作品也伴随着这场运动诞生。本书向我们展示出,翻译别国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自身文化建构何其重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重现这个人类文化交流史中的重要现象或许有着特别的意义。
【作者简介】安托瓦纳・贝尔曼(1942―1991),法国翻译理论家、德国哲学与拉美文学翻译家、当代西方翻译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翻译思想深受施莱尔马赫、本雅明等人的影响,强调尊重并接纳他者的“异”。
---
入眠之力
文学中睡眠?
[法]皮埃尔・巴谢 著 苑宁 译
本书为我们讲述了12位作家与睡眠有关的写作。睡眠,而非梦,曾被作为思考的对象吗?它是建构文学的材料吗?普里莫・莱维、兰波、菲利普・雅各泰、普拉东诺夫……批评家巴谢发现,睡眠在他们的作品中无处不在,它潜入许多文本的细节,在叙事中自主运行,塑造作品,这便是文学中的一股“入眠之力”。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书中有些作家的名字如雷贯耳,比如卡夫卡、波德莱尔;也有些相对陌生,比如穆齐尔、阿伊吉。不论曾经熟识与否,打开这本书,我们都会跟随作者在文学中找回久违的宁静与慰藉。
【作者简介】皮埃尔・巴谢(1937―2016),法籍敖德萨犹太裔学者,任法国重要文学刊物《文学半月谈》编委三十余年,曾执教于巴黎第七大学,开设著名的研讨班“感性批评”。代表作包括文学研究集《入眠之力:文学中的睡眠》《灵魂晴雨表:日记的诞生》《一到一,文学中的个人主义》,反思冷战的作品《雅西谈话》《窥伺,关于意识与历史的札记》等。
---
内在经验
[法]乔治・巴塔耶 著 程小牧 译
本书是巴塔耶的代表作,是作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份隐秘的心灵纪录。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重创,作为亲历者的巴塔耶,于灾难中不断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欧洲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他试图以经验和直觉的方式,探讨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越界限的可能。本书的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包含着对笛卡尔、黑格尔的反思或对尼采、兰波、普鲁斯特的解读。此书介于哲学与文学之间,分析与抒情并置,在法国知识界产生巨大争议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乔治?巴塔耶(1897-1962),20世纪上半期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后结构主义的先驱。在20世纪早期提出著名的耗费理论,相当具有先锋性。其思想上承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多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
---
文艺杂谈
[法]保罗・瓦莱里 著 段映虹 译
本书根据1957年“七星文库”的两卷本译出,所选的24篇文章,分别出自“文学研究”和“诗歌和美学理论”两个部分。在“文学研究”部分,诗人对维庸、魏尔伦、歌德、雨果、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诗人、作家进行了独到而令人信服的评述。在“诗歌和美学理论”部分,诗人并没有刻意建立某种新的诗学或美学体系,而是着重对“创造行为本身,而非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瓦莱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
【作者简介】保罗・瓦莱里(1871-1945), 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有《年轻的命运女神》《海滨墓园》等。《文艺杂谈》是他最重要的随笔集,体现了他在诗歌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的卓越建树,许多篇章也包含他对人类文明所面临危机的思考。
---
梦想的诗学
[法]加斯东・巴什拉 著? 刘自强 译
巴什拉一贯将梦想和诗的意境渗透于思想,本书以现象学方法切入梦境研究,强调想象和形象的认识论价值。为深入探索人类的心灵,他进入人类幽远的童年时代,即远在科学出现以前感性与理性合一的年代。他思考炼金术、思考关于宇宙基本元素水、火、气与土的物质想象。巴什拉的研究采用当代精神分析的成果,然而他的思想更接近荣格的深层心理学,其笔下阴柔阳刚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引导我们领略魅力无穷的梦想的诗学。
【作者简介】加斯东?巴什拉(1884―1962),20世纪法国重要的科学哲学家、诗人,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而其认识论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推重,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火的精神分析》《梦想的诗学》《空间的诗学》等。
---
成人之年
[法]米歇尔・莱里斯 著 东门杨 译
这是一部反传统的自传,书中没有生平事迹,只有数不清的生命片断。莱里斯试图通过这种办法重新确立自己与亲人、朋友和周遭世界的关系,使之不再有任何虚伪与矫饰。纷繁的文本目标只有一个:认清自己,并通过认清自己给“人”下一个定义。这种忏悔录式的文本将作者最隐私的内心世界暴露在读者面前。对于莱里斯而言,文学更应该是一种反向的“介入”,不是让文学介入现实的世界,而是让我们自己毫无保留地介入到文学中去。
【作者简介】米歇尔・莱里斯(1901-1990),法国作家、人类学家。一战后巴黎“艺术大爆炸”的一员,见证了20世纪法国几乎所有的运动与思潮;作为一位人类学先辈,他参与了30年代著名的穿越非洲(从达喀尔到吉布提)人类学考察团,后写成“反”人类学的人类学名作《非洲幽灵》。1955 年莱里斯曾访问中国,后出版《中国日记》。苏珊?桑塔格评价:“莱里斯是个重要的诗人,20世纪20年代巴黎超现实主义一代老资格的幸存者,而且是一个相当杰出的人类学家”。
识别二维码选购
―END―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
复制以下淘口令
「3fu置这个 a:/?CEXmc9uWeYG¢回淘Ьáò」
打开手机淘宝,进入三联书店天猫旗舰店
▲点击图片阅读?三联书讯 | 2023年1月
五月天香港演唱会2019花絮 五月天新加坡演唱会延迟吗
五月天香港演唱会2023在哪买,五月天香港演唱会2013,五月天香港演唱会talking,五月天香港演唱会的历年时间2月22日,在这个一年中最“2”的日子里,五月天香港演唱会门票开抢了!5分钟后,网站瘫痪了。
今天上午10点,五月天“好想好想见到你”演唱会香港站门票正式公开发售。这一次,只有网上订票和电话订票两种方式,不设任何线下售票处。而且,每次交易仅限购4张门票,想多买也不行。
上午10点05分,大量粉丝在微博上反映,说网站已经瘫痪,“点击10次,有9次都无法跳转”,还有人说,自己准点逃到公司天台上,吹着冷风打订票电话,“一直忙音状态”。
10点10分,记者发现,淘宝上已经出现了代购信息,原港币1380元的门票,代购价格为人民币2080元,而4月14、21、22、23这四天,代购价格则要人民币2180元,算上汇率,每张门票要怒赚差价人民币800-900元!
而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所有实体门票,歌迷们可于2023年3月29日10点起,凭购票时所使用信用卡、取票编号,在CITYLINE UTDM自助取票机取票。
如果你在内地,去香港取票不方便,也可以选择邮寄的方式,但邮费得自己付,3月29日开始,应该就能陆续收到门票。
此次“好想好想见到你”演唱会香港站,将有4月14、15、16、21、22、23日共六场,每天晚上19:15开唱,地点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
这里附上一张现场座位图
票价具体如下――HK$1,380(地面座位)、HK$1,380/HK$1,080(无障碍通道座位门票)、HK$1,080 (地面座位/梯级座位)、HK$880(地面座位 /梯级座位)、HK$580(梯级座位)。
#我们为什么想到现场看演唱会#的话题,在新浪微博@一点也不八卦的SHOW一点,滚动热议中,一起来晒晒你的回忆。
(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陈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