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每科购买一本学习资料书,你可以接受吗?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新的学期开始了,前几天看到,网上有一则小学老师让购买资料书的视频。我突然有点儿想法。这个书到底该不该买?
我以前也当过一段时间老师,知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资料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本和练习册是解决不了当前考试的问题的。
现在课本编的很简单,可试卷却相对较难、较活、较深。课本和练习册根本解决不了我们将来考试的全部问题。也无法让我们了解知识点的灵活和深度。也无法实现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深化概括和拓展。其实,购买一本资料书,也是老师们的一种束手无措选择。
有的人认为,那就是老师为了挣资料回扣,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据我了解大部买资料书的都师,都是认真负责的老师。得过且过的老师,在当前这种高压政策下,很少愿意去碰这个点。有的老师说,就这点回扣,我还不如带上1名学生回家补课呢!买下了,还得给批改,还得去讲评,多麻烦!
其实家很多家长不清楚,那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凡是有良知的老师,只要买下,一定会让学生工工整整的做完、批改、讲评完。因此,我认为每一个学期每科买一门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这是我们学习的需要。
但也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一个学期,买好几本,做不完,也不批改、讲评,这就是为了赚钱。这也就是社会上所反映的那种老师。这是我们全社会监督的对象。这种老师我坚决反对。
不知大家怎么想?家长们,认同我的观点的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每月花250元,房间只有床垫,“断舍离”女孩是自律还是自虐?
断舍离的卧室,断舍离 床一个人究竟可以抠门到什么程度?
“家徒四壁”的房间,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张床垫和堆放在角落的一捆捆书籍。
近期央视的纪录片《生活的减法》中,拍摄记录了石家庄90后女孩乔桑的日常生活。
她是一位“断舍离”女孩,也是“不消费主义”的践行者。
乔桑居住的88平米的房间内,一眼望去“一览无余”。
整间屋子除了一张床垫和吃饭的餐桌椅外,几乎再没有任何家具。
乔桑所推崇的“不消费主义”到底是什么?
这位90后女孩为何要生活得如此“节俭”?
成为北漂曾是购物狂
今年33岁的乔桑出生在石家庄,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北姑娘。
乔桑从小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女孩,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满意的大学。
大学毕业后,乔桑独自来到北京,成为了“北漂”一族。
乔桑在北京某家上市企业工作,她拥有体面高薪的工作,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按理说,乔桑在北京的生活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但是乔桑却经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焦虑。
虽然乔桑的工作职位高,但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却时常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虽然她身边也有很多朋友,但是每次回到租住的房间,一种深深的孤独感都会将她吞噬。
乔桑也拥有高出别人几倍的工资,但是乔桑也曾经是一个“购物狂”。
她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和生活中的焦虑情绪。
乔桑和朋友购物逛街时,几万块钱的名牌包包眼睛也不眨便会买下。
但是这些名牌包包永远被搁置在衣柜的角落,乔桑外出时永远只背便宜的帆布包。
乔桑因为繁忙的工作,根本无暇做饭,每天都吃又贵又不健康的外卖。
不仅如此,楼下的干洗店、办公楼上的健身房、自己经常去的理发店,都有乔桑办理的储值卡。
虽然每家店乔桑都充值了几万元,但是她却没有时间经常光顾。
光是为了学习瑜伽,乔桑就在6家瑜伽馆办理了会员卡。
乔桑更为疯狂的消费便是心血来潮去菲律宾,花费了几万元考取了专业的潜水证。
又花费了几万元,飞去土耳其体验了一把滑翔伞。
乔桑的生活看上去丰富又充实,但是乔桑的内心却感到无比的焦虑和空虚。
身在大城市缺乏归属感,再加上高压的工作,令乔桑经常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最终,乔桑放弃了北京高薪的工作,回到了石家庄老家。
回到老家购置房产
2019年,乔桑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准备一切重新开始。
她拿出了自己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积蓄,还有父母的“赞助”,在石家庄购置了一套88平米的房子。
在北京“漂”了好几年,回到家乡的乔桑终于有了自己专属的房子。
原本以为搬进新房子,就能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让乔桑没想到的是,还未正式搬进去,光是搬家就让乔桑emo了。
就在乔桑准备搬家,开始打包行李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垃圾”竟然有这么多。
堆在衣柜角落的大牌包包,除了拆了标签再也没有背出过门。
款式类似或相同的衣服,一堆堆的囤积在衣柜里落灰。
光是乔桑的鞋子就有几十双,妈妈笑称她是“蜈蚣精”。
这些东西都曾是自己花真金白银买来的,如今搬家时才发现竟然如此鸡肋。
如果要扔掉,乔桑又觉得舍不得;如果继续放在家里,占着多余的空间也是一种浪费。
于是乔桑就在扔与不扔的纠结中,始终没有办法打包好自己的行李。
最终乔桑还是将自己的一堆“破烂”搬到了新家里。
然而看着满屋子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乔桑再次陷入了焦虑。
买新房子是为了过上全新的生活,可是房子里却堆满了“用之无用弃之可惜”的老物件。
一瞬间乔桑仿佛又回到了北漂时租住的逼仄的出租屋,房间里永远凌乱不堪让人无从下脚。
乔桑不禁开始反问自己:“买房子是为了自己住的,还是为了放东西的?”
答案是肯定的,买房肯定是为了自己住的。
自己当初回到家乡的初心,就是想要远离浮躁,过上一种褪去繁华后,简单又真实的生活。
于是乔桑决定痛定思痛,不违背自己的初心开始断舍离!
虽然乔桑的内心已经非常确信,自己必须舍弃这些多余的“身外之物”。
但是想要断舍离,又是何其容易?
一开始乔桑总是这个也不舍得“断”,那个也不舍得“离”。
最终忙活了一天,一件也没有舍掉,丝毫没有一点进展。
最终,乔桑安静下来问自己:
“如果我要出去旅游一年,只能带一个旅行包的东西,那我会带些什么?”
这么转念一想,乔桑便不再从要舍弃什么出发,而是从自己需要什么出发。
于是她从一大堆的物品中,最终挑选出了一件衬衣、一件毛衫,还有一件羽绒服和三双鞋。
她将自己觉得所必需的物品收好,其他的物品她能卖则卖能送则送。
将极简生活发挥极致
当乔桑将自己的物品“断舍离”后,她看到被清理出来空荡荡的房间,心里突然觉得安定下来。
在接下来的房间布置上,乔桑也将这种“极简”发挥到了极致。
她将房间的格局全部打通后,只在房子的中间放了一张床垫用来休息。
她的房间里既没有家具,也没有电器,只有角落里一捆捆的书籍。
虽然房间变得“家徒四壁”,但是乔桑却觉得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房间的格局没有因为各种家具的摆放而受限,这对乔桑来说意味着很多的可能性。
她可以在房间的任何位置,放一张瑜伽垫练习瑜伽。
也可以温暖的午后,惬意的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
后来乔桑觉得吃饭实在不方便,便从旧货市场1800元淘来了一套餐桌椅。
房间的空间大了,乔桑的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起来。
房间清理了出来,乔桑的这波断舍离,让她尝到了极简生活的甜头。
接下来,乔桑决定继续给生活做减法,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简单。
为了更好的了解极简生活,乔桑刻意的看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关注了很多推行相关理念的博主。
乔桑每天更多的是做做瑜伽,看看书,生活节奏看似简单,内心却充盈无比。
她开始不再购买衣服和化妆品,只穿旧衣服,使用基础的护肤品。
为了省钱,她不惜从菜市场买一些蔫掉的蔬菜。
她还会将自己家中多余的食品拿出来,和邻居、朋友之间“以物换物”。
乔桑从一个曾经的“购物狂”,变成了一个“斤斤计较”的省钱达人。
乔桑的生活越来越简单,乔桑也变得越来越自律。
成为博主践行“不消费主义”
2020年4月,乔桑开始创建了自己的媒体账号,在上面拍摄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
一开始,乔桑只是每天早上做瑜伽时进行直播,以期用这种方式来监督自己。
渐渐的,乔桑做瑜伽时,房间“奇特”的布局,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好奇。
“你家怎么没有家具?”
“这是你租的房子吗?”
对于乔桑“家徒四壁”的装修风格,网友们猜测不断。
为了解答网友们的疑惑,乔桑专门录制了一期视频,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转变和生活。
当乔桑将这期视频发布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和反馈。
有的网友咨询她是如何做到断舍离的。
有的网友好奇她是如何长期坚持这种低物欲的生活。
没想到这条视频竟然引发了大家的共鸣,乔桑在私信中耐心地回复大家的问题。
随着和网友交流的增多和深入,一个词语便在乔桑的脑海中浮现――不消费主义。
2020年11月30日,乔桑改变了以往每天早上5点半的瑜伽直播。
而是开始记录自己实行“不消费主义”的生活。
“我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想看看不花钱,我的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
乔桑在记录“不消费主义”的生活之初,曾这样说道。
一开始,乔桑只是想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
每天早晨5:30,乔桑照旧起床洗漱后,开始做瑜伽。
做完瑜伽后,再进行简短的冥想,乔桑一天的生活才正式开启。
她通过镜头详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作息和日常开销。
最近的计划、明天准备吃什么、今天又花了多少钱,乔桑都会事无巨细的体现在视频中。
渐渐的乔桑发现,每天私信给她的网友,都在默默的“监督”着她。
很多网友会和她一起践行“不消费主义”,每天发消息给她汇报自己一天的生活。
跟风的网友越来越多,乔桑还创建了专门的打卡群。
她和志同道合的网友们,每天都在群里汇报交流自己一天的开支和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网友的加入,这演变成了乔桑的一种自律的动力,也是她的压力。
生活极简精神富足
然而争议随之而来。
有网友质疑乔桑,“不消费主义”真的是不消费吗?
虽然乔桑推崇的是“不消费主义”,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生存怎么可能没有任何花费?
一时间,乔桑又被推向了舆论的漩涡,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将她吞没。
于是在记录“不消费主义”生活的第116天时,乔桑萌生了停止记录的想法。
但是曾经的打卡群里,仍有一大波信任和支持她的粉丝。
于是乔桑经过深思熟虑后,将自己推行的“不消费主义”改为了“低消费主义”。
这样一来,乔桑就可以继续记录自己的低物欲生活,也不再被大众所诟病。
经过这样一场风波后,乔桑深刻的感受到,生活可以极简,精神必须富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卡记录,乔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经降到很低。
但是她却不断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裕,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冥想。
乔桑开始在打卡群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一同交流学习。
当乔桑发现参加读书打卡的人越来越多,秉承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想法,她创办了共享书店。
共享书店一共拥有近千册书籍,一部分是乔桑曾经购买或阅读过的书籍,一部分来自粉丝自发的捐赠。
创办这个“共享书店”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的阅读爱好者,低成本阅读到更多的书籍。
让大家也可以通过这种低碳环保的方式,重拾阅读纸质书籍的乐趣。
2021年,乔桑共阅读了130本纸质书和30多本电子书。
她在年底进行复盘时发现,这一年来除了基本的生活日常开支外。
她没有再购买过化妆、衣服等,唯一除了生活以外的开销便是买书。
虽然在生活中的开支减少了,乔桑却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
她更加关注饮食的均衡,以及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然,“抠”仍然是她主张的“低消费主义”的内核所在。
乔桑除了严格的控制每天的消费以外,也会坚决避免一切形式的浪费。
她精细的统计每天开支,一个月的支出平均在250元左右。
虽然乔桑的“抠门”令很多网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乔桑也绝对不会手软。
比如看电影,比如阅读。
“这些都是我该花的钱。”
在乔桑看来,可以换来精神的富足,无论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结语
其实早在乔桑刚成为VLOG博主时,笔者一次无意间便关注了她。
她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女孩子,说话语调平缓且温柔。
她用最平凡的语言分享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几乎没有起伏的语调,令人拥有内心可以安定下来的力量。
于是她也成为了笔者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博主之一。
笔者几乎参与了她“不消费主义”的整个打卡生活,看着她一笔笔记录着自己每天的开支。
我也曾试着跟风学习打卡,但总是无法坚持下来而半途而废。
不管是“不消费”还是“低物欲”,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你需要丰盈的内心世界,才可以抵御物质生活给你带来的诱惑和吸引。
乔桑无疑是个内心强大的女孩,支撑着她搭建出了一个美丽而富足的内心世界。
从“购物狂”到“低消费”,乔桑降低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提升的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遵从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一种低消费。”
这个90后的石家庄女孩,活得真实且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