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咸安区审计局副局长,咸安区审计局陆承德简历,咸安区审计局地址,咸安区审计局廖漪婷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略) :XAZX- *** ZC- ***
2、采 (略) : *** -2023- ***
3、项目名称:咸宁市 (略) 政府投资审计项目
4、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5、预算金额:15(万元)
6、最高限价:15(万元)
7、采购需求:
(略) (略) 整体搬迁项目,采购预算15万元。以下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审核工程结(决)算,请回避该项目包投标报名。名单:湖北 (略) 。
8、合同履行期限:45个日历天(以合同签订之日起)
9、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10、是否可采购进口产品:否
11、本项目(是/否)接受合同分包:否
12、本项目(是/否)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是
13、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类型为:中小微企业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即: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 (略) 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 (略) 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投标人,不得参加本项目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
3、为本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不得再参加本项目的其他招标采购活动。
4、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未被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
5、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专门面向中小企业。
6、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1)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2)本项目不允许中标后分包。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3年03月17日至2023年03月23日,每天上午00:00至12:00,下午12:00至24: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互联网登录咸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网址:http:/ *** )
3、方式:
(1)凡有意参加投标的潜在供应商(若为联合体投标, (略) 有成员),应当在咸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电子交易平台”)(网址:http:/ *** )进行主体登 *** -供应商(用户类型勾选“供应商(政府采购)”一项)-网员注册,并办理CA数字证书(具体操作参见“电子交易平台”―办事指南―交易主体注册登记指南)。(2)完成注册登记后,请于 2023 年 3月 17 日至 2023 年 3 月23日24:00时止(北京时间、下同),通过互联网使用CA数字证书登录“电子交易平台”,在所投标包免费下载招标文件。联合体投标的,由联合体牵头人下载招标文件(具体操作参见“电子交易平台”―办事指南―招标(资审)文件下载指南)。未按规定从“电子交易平台”下载招标文件的,采购人 (“电子交易平台”)拒收其投标文件。
4、售价:0(元)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1、开始时间:2023年03月24日00点00分(北京时间)
2、截止时间:2023年04月10日09点00分(北京时间)
3、地点: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互联网使用CA数字证书登录“电子交易平台”, (略) 投标包将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上传。投标人完成投标文件上传后,“电子交易平台”即时向投标人发出电子签收凭证,递交时间以电子签收凭证载明的传输完成时间为准。逾期未完成上传或未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采购人(“电子交易平台”)将拒收。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本项目采用“不见面开标”交易方式,不见面开标时间同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不见面开标大厅网址为http:/ *** ,投标人无需寄送和递交非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无需到现场参加开标会议,无需到达现场提交原件资料。2.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使用投标人CA数字证书登录不见面开标大厅,在线签到并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投标文件解密、答疑澄清等。逾期解密或者没有准时在线参加开标活动导致的一切后果投标人自行承担。不见面开标服务的具体事宜,请查阅咸宁市公 (略) 网站首页― (略) ―咸宁市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操作手册 。特别提示:投标人在线签到时,应如实准确的填写授权委托人的联系电话,开标当天请务必保证电话保持畅通。3.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执行: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微企业)等政策。4.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湖北省政府采购网(网址:http:/ *** )、咸宁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网址:http:/ *** )上发布。 (略) 转载只供参考,采购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咸宁市 (略)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长 (略)
联系方式:0715- ***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咸安 (略)
地址:咸宁市 (略) 99 号( (略) 附三楼)
联系方式:0715- ***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女士
电话:0715- ***
和县含山县
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隔江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相望,境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水库、坑塘星罗棋布,属北*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319平方千米,下辖9个镇;截至2021年,和县户籍人口53.67万人。
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唐代诗人张籍、宋代歌豪杜默、明代诗人戴重、清代画家戴本孝等都是和州人,和县哺育了当代草圣林散之,养育了奥运会中国首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 [4] [38] ;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55千米 [36] ,境内的郑蒲港是继上海、南京两个深水港后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万吨级深水港 [5] ;2021年11月,拟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31]
2022年,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47亿元(含郑蒲港新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4%。 [40]
- 中文名
- 和县
- 外文名
- He County
- 别 名
- 历阳
- 行政区划代码
- 340523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东部 长江下游北岸 马鞍山市西部
- 面 积
- 1319 km2
- 下辖地区
- 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
- 政府驻地
-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和州路
- 电话区号
- 0555
- 邮政编码
- 238200
- 气候条件
- *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陋室、镇淮楼、霸王祠、文昌塔、天门山
- 车牌代码
- 皖E
- 地区生产总值
- 353.47 亿元(2022年) [40]
- 人 口
- 410899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 1 历史沿革
- 2 行政区划
- 3 地理环境
- ? 位置境域
- ? 地形地貌
- ? 气候
- ? 水文
- 4 自然资源
- ? 矿产资源
- ? 生物资源
- 5 人口
- 6 政治
- 7 经济
- ? 综述
- ? 第一产业
- ?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
- ? 建筑业
- 8 社会事业
- ? 教育事业
- ? 科学技术
- ? 文化事业
- ? 体育事业
- ? 医疗事业
- ? 社会保障
- ? 环境保护
- 9 交通运输
- 10 历史文化
- ? 和县民歌
- ? 和县猿人
- 11 风景名胜
- 12 名优特产
- 13 著名人物
- 14 荣誉称号
编辑 播报
和县猿人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在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并六国,将天下分为36郡。置历阳县,属九江郡。
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历阳属淮南国。王莽时期(前9年-13年),一度改为明义县。东汉分十三州郡,历阳属扬州,治所历阳。
三国时期(220年-265年)属吴为重镇。
晋太康六年(285年),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年),分淮南郡之乌江、历阳、阜陵、龙亢四县,置历阳郡。
和州地图
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历阳郡属南豫州,辖历阳、乌江、龙亢三县。文帝元嘉七年(430年),罢南豫州并豫州,历阳郡属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历阳郡辖历阳、乌江、龙亢、雍邱、县五县。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分淮南北,复置二豫州,历阳郡属南豫州。大明五年(461年),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雍邱、县四县。武昌王永光元年(465年),撤临江郡,乌江县仍属历阳郡。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县划归新昌郡。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年),雍邱县划归陈留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北齐高洋、南梁陈霸先在历阳议和,遂改历阳为和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历阳郡,下辖历阳、乌江二县。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和州。武德六年(623年),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贞观元年(627年)和州属淮南道,辖历阳、乌江二县。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和州辖历阳、乌江、武寿(今含山)三县。天宝元年(742年),和州复改为历阳郡,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乾元元年(758年),历阳郡仍改为和州,属淮南节度使。
宋代,和州为上州,置和州防御使,统于淮南西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和州镇守万户府,属淮西总管府。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年),和州安抚司升为和州路,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和州路复降为和州,属庐州路。
明洪武七年(1374年),属凤阳府,不久直属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直隶和州,属京师,下辖含山县。
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州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乾隆八年(1753年),属安徽巡抚部院,安庐滁和道。
和县行政区划图
民国元年(1911年)11月12日,和州光复,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改和州为和县,直属省都督。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安徽省第五行政专员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日军侵占和城,汪伪成立和县公署。国民党县政府迁至善厚集。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四军在抗日根据地功剩桥南陈村,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后成立和县县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同年11月,和、含划开。
1949年1月,成立和县民主县政府。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
1949年10月,改为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管辖。
1950年春,仍属巢湖地区。
1952年,属芜湖地区。
1958年12月,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划归马鞍山市。
1959年4月,仍归属芜湖地区,同年5月,和含县划开。
1965年,隶属巢湖专区管辖。 [7]
2011年8月,和县(除沈巷镇)划入马鞍山市。 [1]
编辑 播报
截至2021年,和县辖9个镇:历阳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西埠镇、香泉镇、乌江镇、善厚镇、石杨镇。县人民政府驻历阳镇。 [3] [8]
乡镇 | 街道社区 |
---|
历阳镇 | 龙潭社区、华阳社区、朝阳社区、镇淮社区、大桥社区、横江社区、共义社区、金河社区、白果社区、城北社区、双严社区、城西社区、大荣村、五星村、胜利村、东河村、沈家山村、万寿村、太平村、黄墩村、兴圩村、清佛村、戚镇村、望江村、龙华村 |
白桥镇 | 白桥街社区、后港社区、西梁山社区、高庙村、七成村、周贵仕村、兴隆村、大许村、红旗村、徐庄村、西梁山村、陈桥洲村 |
姥桥镇 | 姥桥社区、联合社区、菱湖村、姥长村、姥下河村、隐驾村、杜姬庙村、郑蒲村、红光村、官塘村 |
功桥镇 | 功桥社区、南义社区、大汤圩村、鲁堡村、新塘村、毛巷村、杨圩村、丰山村、考塘村、长建村、东堡村 |
西埠镇 | 西埠街社区、腰埠社区、娘娘庙村、聂兴圩村、枣林村、腰埠村、盛家口村、鸡笼山村、熊官塘村、西埠村、新民村、双庙村、范桥村 |
香泉镇 | 香泉社区、张家集社区、晓山村、徐桥村、龙山村、龙塘村、新建村、孙堡村、星火村、泉水村 |
乌江镇 | 鼓南社区、惠北社区、濮集社区、四联社区、驻马村、百姓村、石山村、建设村、宋桥村、黄坝村、卜陈村、金马村、新濮村、新圩村、周集村 |
善厚镇 | 皂角村、万元村、陶店村、五月村、凤台村、早林村、高祖村、善厚集社区 |
石杨镇 | 石杨社区、绰庙社区、高关村、花园村、八禁村、金城村、新农村、铸陆村、裕民村、幸福村、中山村 |
资料来源: [3] [8]
编辑 播报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岸。介于东经118°04′~118°29′,北纬31°22′~32°03′之间。全县南北长约69千米,东西宽约18.8千米,总面积为1318.6平方千米,其中:低山、丘陵面积557.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854.7平方千米。东南与芜湖市裕溪口紧连,南与无为市以裕溪河为界,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隔滁河与全椒县毗邻,东北与江苏省南京市一桥之隔,东面紧靠长江,隔江面对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 [1-2]
和县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水库、坑塘星罗棋布。沿江平原圩区土地面积占全县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土地面积占全县42.3%,最高山地海拔315米(如方山)。 [2]
和县属北*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
和县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28.1℃;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温度2.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0℃,南北各地温度差异不大,但春秋两季温度升降快,冬夏温度变化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农作物生长期为230天、活动积温5021℃、全年无霜期259天、全年日照时数2126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9%、太阳辐射总量为119千卡/平方厘米。
和县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067毫米,南部多于北部,年无雨日250天左右,雨日多集中在6――7两月,初夏有梅雨,七、八两月多暴雨,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44%。降水年际变化大,据统计:大涝年(1991年)雨量达1990毫米,枯水年(1978年)雨量只有406毫米。年蒸发量1488毫米,7月份最大,达204毫米;元月份最小,仅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各月相对湿度差异不大,且有自南向北减小的特点。 [2]
和县境有9条河流和55千米的长江江段,南起裕溪口,北止乌江驻马河口,水源可靠。
和县境内长江最高水位,均以金河口记录为准:1954年11.54米,1973年10.51米,1980年10.45米,1983年11.46米,1988年10.06米。境内上游以裕溪大闸长江最高水位计算:1954年12.87米、1962年11.04米、1973年11.28米,1983年12.25米,1988年10.90米。境内下游以驷马新河乌江大闸长江最高水位计算:1971年8.44米、1977年10.00米、1983年10.82米、1988年9.46米。 [1]
编辑 播报
和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膏、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砂、地热、矿泉等20余种,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铊、铅、钒,初步探查铁矿产地4处、铊矿产地1处;能源矿产资源有煤,全县有3处,预计储量500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有建筑石料用灰岩、溶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等,累计查明资源总储量5.46亿吨,保有资源总储量4.99亿吨。 [2]
和县有270多种乔灌木树种,134科564种药用植物,72种浮游植物;140多种脊椎动物、14目33科102种鸟类和30多种鱼类。 [2]
编辑 播报
截至2017年末,和县户籍人口542785人,比2016年末减少1048人。其中,乡村人口426122人,城镇人口116663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3.53‰、死亡率为10.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0‰。 [9]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和县常住人口为410899人。 [25]
编辑 播报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马永 [42] |
县人民政府县长 | 刘凌晨 [41]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林启友 |
县政协主席 | 贾相洲 |
县委副书记 | 杨世木 |
县委常委 | 陆要斌、张四梅、张宏明、王翰举、杨代军、周永宏、张扬、王炜 |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杨飞 [46] 、张扬(回) 、熊英华、 朱国庆、 尹莉(女) 、蒋燕(女) 、祁兵南 [32] 、陶振华 [35] 、邵红雨 [43] 、张朝君(挂职) [44] 、李国强(挂职) [45] |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武元庆 、毛祚双、 陈时埂 、王德弟 [32] |
县政协副主席 | 刘金星、鲁玲(党组副书记)、王竹梅、李钧、宫为群、 |
资料来源: [26] [32]
编辑 播报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5亿元(含郑蒲港新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2%,增幅居全市首位,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3.9和3.1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最快水平,两年年均增长8.3%。GDP总量增加49.7亿元,是前两年增量的1.3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58.5亿元增长11.5%。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由上年的10.6:36.4:53调整为9.4:40.7:49.9,二产比重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26.3%,较上年提升3.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 [34]
2020年,和县地区生产总值266.8亿元(含郑蒲港新区),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增速较前三季度快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1.4亿元,增长3.2%。 [24]
2019年,和县地区生产总值253.2亿元(含郑蒲港新区),增长8.2%(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8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9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5亿元,增长6.2%。
2019年,和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县直管22.4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居全市三县三区第5位。这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3.8亿元。全年县直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为7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全县财政支出45.9亿元,增长17.3%,其中县直管31.5亿元,增长5.3%。
2019年,和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92元(不含郑蒲港),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911元和20815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10.4%。 [4]
香泉生态旅游度假区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6亿元(含郑蒲港新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11万亩,同比下降0.3%,粮食总产量38.42万吨,同比增长0.8%;生猪出栏16.83万头,增长31.2%。 [34] 2019年,和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亿元(含郑蒲港新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31.3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0.7亿元,增长2.2%;牧业产值8.4亿元,下降1.2%;渔业产值5.7亿元,增长7.1%。农产品生产形势良好,其中粮食总产量为39.8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为48.2万吨,同比增长2.5%;生猪出栏9.9万头,同比下降44.2%;家禽出栏1246万只,同比增长5.1%;水产品产量2.2吨,同比增长3.7%。 [4]
202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66家(当年新增26家),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1.3%(不含郑蒲港新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原创,其它均来自互联网,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