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粽子来纪念屈原
300字作文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作者:廖钰瑶 来自: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而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粽子了。粽子的来历,和一个叫屈原的人有很大的关系。据说,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曾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最终却因为被政敌陷害而被流放到江边。在那里,他写下了《离骚》等著名诗篇,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思念。
后来,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日子里,屈原听说敌人入侵了自己的故乡,非常伤心。他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回去,就在江边投河而死。当地百姓听闻消息后都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江边打捞他的尸体,并在水中投放米、菖蒲等物,以驱走鱼虫,保护屈原的身体不受侵蚀。
后来,人们又发现,将米、菖蒲等包裹在竹叶里,再用细绳系紧,就可以防止食物被水浸透,而且还能保持食物的口感和香味。于是,人们就把这种食物叫做“粽子”,并在端午节这个日子里吃它,以纪念屈原。
如今,粽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成为了美食,还寄托了人们对祖国和英雄的敬仰之情。我们在吃粽子的同时,也要牢记屈原的精神,爱国、爱民、勇毅、刚直,将这些优秀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原创,其它均来自互联网,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