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查尔斯王储为什么被称为国王 查尔斯成为英国国王嫌弃桌子太乱

双十一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查尔斯为什么放弃王位继承权,查尔斯王子为什么不能继承王位,查尔斯为什么不能成为国王,为什么查尔斯不继位

最近查尔斯国王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就在他登上王座的一周后,曾经的殖民地印度来讨债了。据印媒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一场外交行动,要求英国归还殖民统治期间掠夺的数千件宝藏,其中最重要的目标莫过于一科名为“光明之山”的钻石。都说钻石不值什么钱,但那是对于一般的小钻来说,“光明之山”可不一般。

它的原石重达 800 克拉,几进加工后也有 105. 6 克拉。当然,它最珍贵的还是深远的历史意义。自从被镶嵌在莫卧尔帝国的孔雀宝座上,这颗钻石就作为权力的象征,在统治者之间流转,几百年来见证了无数历史。 18 世纪英国殖民者到来后,这颗钻石被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1947 年印度独立以来,历任政府都不断要求英国归返“光明之山”,但英国却表示,咱们要向前看,面向未来,春暖花开,不要老想着以前的那点破事。于是印度发愤图强,如今 GDP 总量碾压英国,科技和军事追赶英国人口马上要成为世界第一,就连英国首相都是印度裔,终于能理直气壮的要东西。

有意思的是,向英国要钻石的可不止印度一家。自从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越来越多的南非人民就开始了讨债,超过 6000 人签署请愿书,要求英国归还非洲之星和其他钻石。作为世界上最大切割钻石,“非洲之星”在 20 世纪初被当时的南非政府送给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后来它被切割成 9 粒大钻石和 96 粒小钻石,最大的一颗重达 530. 2 克拉,被镶嵌在了权杖上,作为皇室地位的象征。两颗珍贵的钻石,一颗在王冠上,一颗在权杖上。他们刚刚才送到新任国王的手里,如今却被债主追上了门。

这种打脸行为,英国的高贵绅士哪能接受啊?不过,即使再难接受,这些文物也很难在英国的手里捂热了。毕竟世界各国讨债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搬空“大英博物馆”行动,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有着 800 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尖、印度的狮婆神像、希腊的神庙雕塑、中国的瓷器字画,可以说除了自家的东西,其他的应有尽有。

2022 年 10 月, 2500 名埃及考古学家发起大规模网上联署,要求英国归还从埃及掠夺而来的罗塞塔石碑,几天内就有 10 万人签署请愿书。这款石碑制作于公元前 196 年,用圣书体、通俗体和希腊文三种语言描述了一位法老王对埃及的功绩,被誉为破解埃及文明的钥匙。然而,这个珍贵的文物先是被法国夺走,又在英法的争斗中落入了英国的口袋,现在竟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为了其埃及馆的招牌。

2021 年 11 月,希腊总理向英国政府喊话,要求其将具有 2500 年历史的帕特农神庙雕塑归还给雅典。帕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 447 年,代表着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但由于数千年来战火的侵袭,这座神庙已经无法恢复原貌,如今只剩下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而其中最珍贵、最精华的雕塑却被英国盗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中。

然而,面对埃及和希腊的索要,英国却一直扯皮,借口说文物是购买而非掠夺,甚至说他们将文物带入博物馆的行为也是一种创造。当然最惨的还是埃塞俄比亚。 1868 年马格达拉要塞沦陷后,英国士兵搬空了埃塞俄比亚国库的财宝。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他们不间断的要求英方归还文物,但不管是大英博物馆还是历任英国首相,都一口回绝了。用前首相卡梅伦的话来说,一旦你开口答应还一件,有一天你就会突然发现大英博物馆变空了,老赖嘴脸尽显无疑。

而且,大英博物馆并不满足于只坐拥这些别国的文物进行展览,还要千方百计地拿来赚钱。比如他的“镇馆之宝”盖亚・安德森猫青铜像,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粉丝。这尊雕像来自公元前 600 多年的埃及,那只猫的原型是一位名为贝斯特的神灵。但在殖民时代,青铜像沦落到英国古物收藏家盖尔・安德森的手中。 1939 年,安德森将其捐献给大英博物馆,这个埃及的国宝级文物也自此被改名为“盖亚・安德森猫”。

由于安德斯猫太受游客欢迎,大英博物馆就以其为原型,做出了各种文创周边,什么玻璃杯、钥匙扣、香薰蜡烛小摆件,以至于他们看见小黑猫就走不动道。有网友去英国旅游的时候,甚至发现大英博物馆把天猫当成埃及猫挂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创周边确实卖得十分火爆,光是在真正的天猫上都有几千+的销量。埃及人看了估计头得哭晕过去。

事实上被英国抢走的东西也并非全都拿不回来。今年5月9日,伊拉克就一口气从英国收回了约 6000 件文物。同样是讨债,人家为啥能成功呢?这就不得不提伊拉克的高情商了。他们说,这笔文物是在 1923 年“借给英国用于科学研究”的。而且归还文物的请求是伊拉克总统几天前参加英国兴亡加冕仪式时提出的。看到了没?一句话让英国归还 6000 多件文物,这种外交水平不服不行。只能说欠钱的果然都是大爷,还要好声好气地哄着给台阶下。

“有幸”被归还文物的还有津巴布韦。2022 年 10 月,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剑桥大学表示,他们将与津巴布韦合作,归还在殖民时代被带走的人类遗骸。近百年来,津巴布韦人一直在寻找 19 世纪后期民族英雄的骸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位被称为姆布亚・内汉达的女性领袖,她为了反抗殖民统治而起义,却在失败后惨遭处决,此后头骨下落不明。而英国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恰巧”有 11 具来自津巴布韦的遗骸,其中就包括姆布亚・内汉达的头骨。至于英国是怎么得到的,我想一定是巧合,总不能是战利品吧?

不管怎么说,相比于大英博物馆的撒泼打滚,一毛不拔,英国其他的博物馆还是讲些道理的。比如伦敦的霍尼曼博物馆曾收藏着 72 件尼日利亚的文物,包括牌匾、雕塑、青铜器。他们记录着贝宁王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却在 19 世纪末被英国殖民者掠夺。去年8月,在收到来自尼日利亚的返还要求后,霍尼曼博物馆归还了文物,并表示这些物品是通过武力获得的,证据非常清楚,将它们归还给尼日利亚,既是道德的,也是适当的。大英博物馆也应当学习同行的格局。抢来的终究是抢来的,与其劳心劳力年年支付高昂的维护费用,还不如关门大吉,皆大欢喜。

我国也备受文物流失之苦,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 1000 万件中国文物流落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级地区。在 47 个国家的 200 多家博物馆中收藏着 164 万钱,仅大英博物馆一家就有 2. 3 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 10 倍之多。

与其他各国的文物一样,西方各国的博物馆绝口不提这些珍宝的来历,他们只会以别国文明的辉煌灿烂,给自己贫瘠的历史贴金。正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害怕大英博物馆有天会被搬空,而那天不会太久了。当大国实力彻底逆转,新的国际秩序建立后,那些失落的文物必将回到自己的国土!

举报/反馈

..淘宝 618 互助qq群在哪,淘宝 618 互助qq群在哪,互助的群名,在这个淘宝618 购物狂欢节淘宝助力二维码用什么扫码里,我们分享天猫年中大促玩法,共同组队助力。你想加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