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家长警惕!诈骗也有“暑期档”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随着暑期开启
学生们接触网络的时间增加
不法分子也嗅到
“淘金良机”
以游戏、兼职等为诱饵
瞄准学生群体实施*。
近日,宜兴警方
就暑期*
发布近期案例和防诈提示
提醒学生及家长
提高警惕以防上当
日前,我市11岁的小王(化名)用父亲手机玩游戏时,被游戏界面弹出的一则“添加客服就能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信息吸引。小王立即联系对方,并且按照对方要求,用手机下载了腾讯会议App,同时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没想到,在后续操作中,小王父亲手机里的余额全部被转走。
和小王一样被骗的,还有12岁的茜茜(化名)。茜茜用母亲手机玩游戏时添加了一位QQ好友,对方称发放福利,可以领取免费的游戏皮肤。于是,茜茜扫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显示已领取礼包。但对方称,由于茜茜是未成年用户,需要家长手机辅助解除风险,否则家长会面临罚款和拘留。此时,茜茜心里开始发慌,在对方的恐吓下,茜茜按照其要求提供了母亲的微信、淘宝账号和密码。待对方将账户内的钱款全部转走,茜茜一家人才赶到派出所报警求助。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统计
游戏类*是暑期学生群体主要受骗类型之一,近半个月内,我市就发生了三起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诱饵实施的*。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还有兼职类*、补习班*、网络追星类*等。“暑期学生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有所增加,因此更易成为*分子精准‘狩猎’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的金融账户才是*分子真正的目标,他们通过引导学生提供验证码、银行卡号等信息,造成家长的实际经济损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高璐瑶介绍,*分子利用学生阅历有限、心智不成熟、易恐吓等特点,对这一群体实施*,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认知产生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