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一周Martech新闻:市场担忧「人工智能泡沫」;容联云发布赤兔大模型;四成受访者觉得智能客服好用;

双十一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一周 新闻,一周新闻榜,一周一次新闻,一周新闻资讯

AI

中国电信公布 TeleChat 大模型

7 月 2 日消息,在 2023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鑫公布中国电信版 ChatGPT 产品 TeleChat 大模型,支持输出代码、写演讲稿等,其公司研发目标是打造万级 AI 算法舱,以成为百亿级 AI 服务商,产品涵盖AI算法、平台、应用、硬件、大模型等。此前,中国电信成立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 AI 应用软件开发,注册资本 5 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互联网数据服务、电子产品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该公司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第一财经)

周鸿t:大模型真正的机会在企业级市场,最应该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

36氪获悉,360集团创始人周鸿t参加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时表示,大模型真正的机会在企业级市场,中国做大模型,最应该抓住产业发展的机会。他表示,目前的公有大模型用在政府、城市、行业等企业级场景时,存在四点不足,包括缺乏行业深度、数据安全隐患、无法保障内容可信、训练和部署成本过高等。大模型的发展要真正和国家战略相结合,一方面是要发展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找各种应用场景。作为投资人,一个纯粹的技术只有和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创造持续不断的商业价值。大模型在城市、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的过程中大有可为,进化迭代刚刚开始,相信未来会成为数字化系统的标配。未来可能不是百模大战,而是万模穷舞,无论是ToB、ToG还是SaaS化的企业都有很多机会。(36氪)

中国团队推出世界首颗AI全自动设计CPU「启蒙1号」

6月30日,据《半导体产业纵横》报道,中科院计算所等机构用AI技术设计出了世界上首个无人工干预、全自动生成的CPU芯片――启蒙1号。该CPU基于【【微信】】的32位架构,其相比于GPT-4目前能够设计的电路规模大4000倍,性能与Intel486系列CPU相当,可运行Linux操作系统。(IT之家)

造访22个国家,OpenAI CEO回来后要改进AI工具

7月1日消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花时间访问了全球22个国家。通过与各国用户和领导人的深入交流,奥尔特曼计划要改进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比如更好适配非英语用户,以及寻找识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各种方法。(TechWeb)

第四范式联合艾普工华发布新一代AI+MOM工业软件

36氪获悉,6月30日,工业软件服务商艾普工华发布了新一代AI+MOM(制造运营管理)的工业软件「天璇」,同时推出基于第四范式式说大模型的MOM智能副驾驶「艾问」。艾问以对话框式的界面呈现,用户使用人类自然语言即可直接调用传统工业软件的各项功能、一键生成数据和报表、完成基于专业知识库的内容问答等。(36氪)

天眼查联合华为云发布全球首个商查大模型

7月2日,天眼查与华为云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商查大模型――「天眼妹」可信商业助理。据介绍,「天眼妹」可信商业助理以拟人化的交互形式和友好的界面面向用户,是业界首个基于「可信数据+可信算法」的面向个人端的可控大模型数字产品。该产品已经完成内部测试,预计7月底对用户开放邀请试用。(烯牛数据)

ChatGPT访问量或现负增长,市场担忧「人工智能泡沫」

网站流量监测服务商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ChatGPT访问量1月份的环比增长率为131.6%,此后逐月下降。5月时,这个数字已经跌至2.8%,预计6月将会出现环比负增长的情况。不仅是ChatGPT,市面上的主流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网站,流量与订阅用户数量都出现了增长停滞,甚至是下降的趋势。资本市场方面,今年「人工智能大繁荣」可能将转变成「人工智能大泡沫」的担忧也日渐加剧。(央视新闻)

文心一言App上架AppStore

据网友反馈,百度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App现已上架苹果App Store,用户可免费下载安装,App体积为46.1MB。新浪科技实测发现,用户可用百度账号登陆,不过对于未获得授权用户,仍需要申请体验权限。(新浪科技)

首款搭载 ChatGPT 的自行车问世,让你骑行不再孤单

一家名为 Urtopia 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电动自行车,名为 Fusion。这款自行车的特点是搭载了一款人工智能聊天软件,就是大火的 ChatGPT,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生成各种各样的回答。Urtopia 公司表示,Fusion 自行车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通过使用 Open AI 的技术,骑行者可以享受一种无缝的骑行体验,就像有一个随身的助手一样。骑行者可以向自行车提问,也可以跟它聊天,Urtopia 公司称之为「有思想的自行车」。(IT 之家)

李开复筹组的AI2.0公司「零一万物」上线,数十名核心成员到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筹组新公司首度对外亮相,定名零一万物。官网(01.AI)同步上线 。据介绍,零一万物总部注册于北京,目前团队已经有数十名核心成员。已加入的联创团队成员包含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前百度副总裁、前滴滴/百度首席算法负责人等,算法和产品团队背景均来自国内外大厂,同时启动2023 DeeCamp AI人才项目。(i黑马)

景林「内部信」曝光:AI板块必须参与

7月3日,千亿私募景林资产发布了一份对后市预判整体积极的年中投资策略,景林资产表示,如同汽车取代马车、计算机取代算盘,人工智能的大面积应用会是下一个不可阻挡的技术发展趋势。看好三大投资方向,即大消费、人工智能以及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中国产业。(e公司)

B站内测搜索AI助手

据网友反馈,B站正在内测「搜索AI助手」功能当在搜索框内搜索问句或在搜索词中输入「?」即可体验新功能。网友给出的截图显示,该功能会给用户的搜索提供一个生成的答案,并且会在答案后面附上相关参考视频。 (IT之家)

因可绕过付费机制,ChatGPT暂停测试 Browse with Bing 功能

OpenAI 近日暂停了 ChatGPT 的 Browse with Bing 功能测试。该功能测试暂停的原因是因为借助 Browse with Bing 功能,用户可以绕过某些网站的付费机制,让用户免费阅读付费内容。Browse with Bing 功能是 OpenAI 为ChatGPT 付费用户提供的一个功能,他允许 ChatGPT 付费用户通过 Bing 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CSDN)

Google 更新隐私政策将抓取所有 Web 内容训练 AI

Google 于 7 月 1 日更新了它的隐私政策,其中包括保留权利抓取公开 Web 内容训练 AI。Google 在新版隐私政策中称,「我们可能会收集网络上可公开访问的信息或其它公共来源的信息去帮助训练 Google 的 AI 语言模型,构建产品和功能如 Google Translate、Bard 和 Cloud AI。」整个互联网正成为搜索巨人的 AI 游乐场。(CSDN)

天风证券:当前传媒行业正迎来AI技术与监管红利的双击

36氪获悉,天风证券表示,当前,传媒行业正迎来AI技术与监管红利的双击。一方面,22年底以来平台监管等多方面政策出现积极的边际变化,有利于传媒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AI赋能也将助力传媒细分领域降本增效。考虑到AI、传媒产业链景气度向上的逻辑仍然成立,传媒可能还处于中期级别的上行趋势中,短期回调的幅度已经比较深,理论上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上限约在5%左右,建议重点关注。(36氪)

天猫精灵启动内测业内首个大模型终端操作系统

从官方APP确认,天猫精灵启动内测业内首个大模型终端操作系统。在天猫精灵APP内测页面上,知识探索、共情互动、生活妙招、灵感启发是四类建议对话场景。用户获得内测资格、同意协议后在线完成固件升级,几十秒之后,天猫精灵的声音、语调和内容生成就都发生显著变化。前期消息看,尚不确定天猫精灵哪些产品都可升级成为AIGC硬件,这是业内第一次通过线上升级,将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完全变革为大模型驱动。(36氪)

京东集团 CEO 许冉:将于 7 月 13 日推出大模型

据媒体报道,京东集团 CEO 许冉在日前 2023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表示,唯有技术才能创造核心竞争优势,7 月 13 日,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将发布京东大模型。(品玩)

阿里研发了一种新的大语言模型情境学习框架

阿里巴巴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 Deep-Thinking 的大语言模型情境学习框架。这个框架是一种迭代式的前向训练框架,旨在让大模型能够深度思考和快速定制专属模型。它摒弃了传统的模型训练方法,通过情境学习(In-context Learning)使该模型功能更为强大。情境学习框架是在大模型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兴框架。大模型具有思维链、情景学习等涌现能力,能够执行人类的指令,并可以直接与人类进行对话。其核心作用是突破数据标注的困境,通过学习海量无标注的数据来进行预训练,从而提升大模型的知识水平,并在后续的下游任务中应用。这个框架的提出将有助于大模型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情境,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有望在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爱范儿)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盘古大模型3.0即将发布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发表演讲。胡厚表示,去年年底ChatGPT的出现,把人工智能推向了新的风口。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改写身边的一切。他介绍了华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推动人工智能走深向实:深耕算力;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服务好千行百业。他最后预告,在7月7日的华为云开发者大会上,盘古大模型3.0即将发布。(新浪科技)

科大讯飞胡国平:10月24日发布通用大模型,全面对标ChatGPT,中文上全面超越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平在N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10月24日,科大讯飞将发布通用大模型,全面对标ChatGPT,并且中文上全面超越。(澎湃)

中国移动将发布「九天」1+N大模型,中移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带队

从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获悉,中国移动将于近期发布「九天」1+N大模型,同时面向政务和客服两大应场景。该知情人士透露,牵头负责中国移动大模型技术及产品研发的负责人是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与智慧运营中心总经理冯俊兰。此前,冯俊兰带领的「九天」团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此次大模型产品技术研发,具有前期准备。(新浪科技)

Inflection AI打造超级计算机,配备2.2万块英伟达H100 GPU

据报道,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打造了一台先进的超级计算机,配备了2.2万块英伟达H100 GPU。通过这台超级计算机,其AI模型Inflection 1有望在编码任务方面有显著改进。虽然Inflection 1还没有达到ChatGPT或谷歌LaMDA模型的水平,但有报道称Inflection 1在「常识」任务上表现良好,更适合用于个人助理等应用。(财联社)

推特及搜索引擎公司Giphy的多位前高管创立人工智能公司Lighty AI

之前在推特及搜索引擎公司Giphy担任过高管的多位人士创立了人工智能公司Lighty AI。(财联社)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单位联合发起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开幕。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上海数据集团、上海市数商协会、国家气象中心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报业集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正式成立。(第一财经)

WPS AI 正式定名,官网同步上线

7 月 6 日,金山办公携旗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办公助手 WPS AI 亮相 2023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PS AI 官网同步上线,并开启招募智能办公体验官的通道,WPS Office 个人用户和 WPS 365 企业用户均可申请。金山办公 CEO 章庆元表示,金山办公将 WPS AI 定位为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方,未来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手)、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方向发展。(36氪)

OpenAI 进一步开放 GPT-4 使用

OpenAI 宣布,它将让更多用户能用上 GPT-4。具体来说,任何「有着成功支付记录的」OpenAI API 开发者现在都可使用 GPT-4。到了本月尾,OpenAI 甚至会为新注册的开发者提供 GPT-4 的应用。当 OpenAI 在 3 月正式推出 GPT-4 的时候,只有原本已经注册了等待列表的 API 开发者用户能使用。同时,ChatGPT Plus 的付费用户也可以使用。(爱范儿)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体系全面升级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战略合作伙伴商汤科技召开「大爱无疆・日日新」人工智能论坛,重磅推出 「商汤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的多方位全面升级,以及在该体系下的一系列大模型产品更新和落地成果。据介绍,商汤商量SenseChat 2.0版本突破了大语言模型输入长度的限制,并推出不同参数量级的模型版本,可完美适配移动端、云端等不同终端及场景的应用需求,降低部署成本。(烯牛数据)

华为启动基于N腾AI的大模型联合创新

N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现场,大模型联合创新启动,26家企业、科研院所与华为将共同基于N腾AI进行基础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应用创新。同时,华为携手伙伴联合发布N腾AI大模型训推一体化解决方案,有23家N腾AI伙伴推出AI服务器、智能边缘与终端新品。(烯牛数据)

蜜度发布蜜巢知识问答与内容生成大语言模型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蜜度发布知识问答与内容生成大语言模型――蜜巢。据介绍,蜜巢知识问答与内容生成大语言模型支持国产化软硬件运行环境,以数千亿高质量中文多模态数据训练为基础打造,能够实现「千文千面,千人千面」的定制化内容生成。(烯牛数据)

日本电气计划本月将开始提供日语生成式AI服务

日本电气发布公告称,将在本月开始提供基于日语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自研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其销售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达到500亿日元。该公司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针对日本的行业术语定制,具有降低服务器负荷和功耗的特点,可以根据客户的使用环境进行定制。(界面)

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 3.0,没有采用任何开源技术

华为在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3 上正式发布大模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3.0。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 CEO 张平安说:盘古大模型是一个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要让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专家助手,让工作更高效更轻松。目前,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3.0 已在煤矿、铁路、气象、金融、代码开发、数字内容生成等领域发挥作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学术期刊《Nature》正刊北京时间 7 月 6 日发表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独立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华为云 CTO 张宇昕和媒体沟通时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一直开放公测,但因为定位于行业大模型,所以不会对个人开放公测。同时,华为表示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全栈技术均由华为自主创新的,没有采用任何开源技术。另外,由于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定位于赋能千行百业,这里面必将聚集无数行业大数据(涉及行业机密等),因此未来盘古大模型不会开源。(爱范儿)

容联云发布「赤兔大模型」及「生成式智能营销服一体化工作空间」

容联云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举办以「数智进化、越级向上」为主题的「生成式营销服务与大模型」论坛。论坛现场,容联云正式发布面向企业应用的垂直行业多层次大语言模型「赤兔大模型」,并发布容联云「生成式智能营销服一体化工作空间――机器猫」和「生成式一体化智能客服平台」,旨在推动企业营销和服务数智化转型。(容联云)

数字&报告

仅有四成受访者觉得智能客服好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智能客服,甚至以其完全取代人工客服。在网购退换货、手机换套餐、机票退改签、银行办业务等众多消费场景中,智能客服的身影随处可见。应当看到,智能客服不乏优点,比如,节省人力成本,服务效率高,可以做到随问随答,等等。然而,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的受访者使用过智能客服,但仅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觉得好用。(新浪科技)

谷歌发布《2023 中国全球化品牌五十强》报告

谷歌近日与全球数据分析公司凯度共同发布《2023 中国全球化品牌五十强》,从榜单中注意到:字节跳动、小米、联想排行前三;华为排行第六;OPPO 排行第七;vivo 排行第十;腾讯排行第十二;一加排行第十五;大疆排行第十六;米哈游排行第十八。除了互联网巨头,近年来中国汽车业质量、产销量大幅增长,也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品牌纷纷上榜,传统家电产品当下竞争力也相当突出。另外,榜单中出现多家新兴移动游戏厂商。(IT之家)

机构:2022年下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同比再增长超50%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中国边缘云市场跟踪研究,2022H2》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53.5%;其中,边缘公有云服务、边缘专属云服务、边缘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3.2亿、 6.7亿和16.1亿元人民币。基于边缘资源的互联网音视频分发、本地用户轻量级上云、边缘安全需求、云游戏方案探索与部署、安防监控视频存储与视图计算等是本期的市场核心驱动力。(烯牛数据)

2023年Q1全球XR头显出货量下降33%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追踪数据,包括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在内,2023年第1季度全球扩展现实(XR)头显的出货量同比下降33%。(新浪科技)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发布:5G网络人口覆盖率已达30.6%

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于7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5G网络人口覆盖率为30.6%,同比提高5.5%。人工智能产业平稳发展,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4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i黑马)

《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

《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基础资源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2022年,参评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和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继续增长,且增幅均有所扩大。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同比增长25%,高于2021年的18%;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同比增长53%,显著高于2021年的10%。(央视新闻)

上海副市长刘多: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3800亿元

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表示,近年来,上海不断的强化政策统筹和创新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从2018年的134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3800亿元,依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科研力量,聚集了全国最多的智能芯片创新企业,初步形成了算力、算法、数据等要素完善的产业生态。(财联社)

上海去年「直播零售额」超200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之首

7月6日消息,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表示,2022年上海「直播零售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量的19.8%,规模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当天,「2023品牌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市网购商会会长宋轶勤在大会上发布2022年度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TOP50榜单。其中,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数量全国占比达1/5。据了解,与商品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本正在因AI应用大幅改变。2023年「618」期间有近50万中小商家使用AI自动生成内容,新发超过250多万条短视频内容。(澎湃新闻)

声音

朱啸虎称美国AIGC公司基本都是套皮,中国有大把的机会

7月2日金沙江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美国OpenAI太强大了,对创业公司来说没必要训练自己的垂直模型。美国AIGC公司基本都是套皮。套一些自己的用户界面,这些公司有什么价值?几乎没有价值。90%以上的价值都是OpenAI创造的。除了像法律、医疗等领域,需要私有化数据去训练,可能会有些壁垒。中国目前没有OpenAI,所有大模型都在初级阶段。所以企业有时间去训练垂直模型,抢夺场景和用户,所以我看好AIGC在中国的发展。朱啸虎还表示,中国AIGC公司在挖掘场景的能力上遥遥领先美国,壁垒很高。他们都在训练自己的垂直模型。从长远看,中国的AIGC更有价值。(凤凰网科技)

百度沈抖:大模型将改变所有行业

近期,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邀请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作《大模型:产业智能化的新引擎》专题讲座。沈抖表示:「大模型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未来,人们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提出需求,大模型就可以自己理解需求、再生成内容、升级工具,最后提供服务。学术界、产业界都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i黑马)

黄仁勋预测 AI 的下一波浪潮:具身 AI

没能搭上 AIGC 第一班列车的人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AI下一波浪潮将如何发展。对 ChatGPT「眼红」不已的马斯克告诉我们―― 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超电动车;AI 界最大的卖铲子的公司英伟达 CEO 黄仁勋点出――下一波AI浪潮是具身 AI(Embodied AI);AI 顶流公司 OpenAI 也暗戳戳地发出信号―― 投资了一家「具身 AI」公司。这是一种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智能系统,如同它的英文名一样,它比现阶段的 AI 形态,多了一个「body」。黄仁勋认为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甚至包括因为理解物理世界而变得更加聪明的聊天机器人,都属于「具身 AI」的范畴。(硅兔赛跑)

OpenAI 联合创始人:自动驾驶和 VR 都是「歧途」 AI 智能体才是未来 

OpenAI 联合创始人,特斯拉前人工智能总监 Andrej Karpathy 日前表示,AI智能体代表着一个疯狂的未来。他直言,自己在特斯拉的工作时「被自动驾驶分了心」,钻研自动驾驶和 VR 都不是发展 AI 智能体的正确道路。此刻正是回归神经科学,从中寻求灵感的时刻。(华尔街见闻)

网易丁磊:当前网易的首要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探索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

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表示,当前网易的首要任务是,用最快的速度探索AI大模型的创新应用。最近三年,网易研发总投入近400亿。接下来网易会以每年上百亿的力度,*引擎、AI大模型芯片等「卡脖子」领域,高质量地支持浙江省完成「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云平台」等重点任务,构建一个100%自研的尖端技术体系,争取在关键领域与国际打
..当前参与人数较多,请稍后再试,当前参与人数较多,请稍后再试,淘宝互帮互助群怎么进去,这个2023年 618淘宝购物狂欢节淘宝互助一天可以点几次赞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组队,一起进步。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