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动输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歧伯曰: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动输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痈疽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五禁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歧伯曰:禁其不可刺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歧伯曰:无泻其不可夺者也。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歧伯曰:补泻无过其度。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歧伯曰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五禁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歧伯对 古文 2019-03-05 19:48:28 3 #大惑论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忧患无言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忧患无言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黄帝问于歧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歧伯对曰: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岁露论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歧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九针论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上隔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歧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 古文 2019-03-05 19:48:28 4 #上隔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 古文 2019-03-05 19:48:28 5 #九宫八风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歧伯曰 古文 2019-03-05 19:48:28 6 #行针 #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