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热病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 古文 2021-07-25 02:30:01 8 #热病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病狂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 古文 2021-07-25 00:30:03 7 #病狂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之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 古文 2021-07-24 22:30:01 3 #寒热病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 邪在肺则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 古文 2021-07-24 20:30:02 10 #五邪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歧伯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 古文 2021-07-24 18:30:02 6 #四时气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于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气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 古文 2021-07-24 16:30:02 5 #本神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 古文 2021-07-24 14:30:02 8 #官针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针解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 古文 2021-07-24 10:30:02 5 #针解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 古文 2021-03-20 04:30:02 3 #卫气行 #灵枢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歧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 古文 2021-03-20 02:30:02 7 #百病始生 #灵枢